巴中养猪-四川杰出人才③放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的他 后来怎样了?

来自:猪之家  |  2024年02月19日

浏览量:

他曾有多个引人注目的标签:“北大经济学博士”“企业高管”“放弃年薪百万回乡养猪”……而在3月28日这天,他还多了另一重标签——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他,便是巴中市巴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育贤。

四川杰出人才③放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的他 后来怎样了?

从北大“学霸”,企业高管,到大巴山深处的“猪倌”,再到摘得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最高人才荣誉奖项,如此“跳跃”的经历背后,演绎着张育贤怎样的奋进故事?为了揭开谜底,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颁奖仪式后,四川观察记者对张育贤进行了专访。

放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

据张育贤介绍,他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在大巴山深处的一户贫困农民家庭。19岁那年,他的父母双双亡故,靠着乡亲们的接济,他最终取得了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35岁那年,张育贤成为广州一家制药企业的CEO,年薪百万。“不过,回乡创业,回报资助我上学的父老乡亲,一直是我的心愿。”张育贤说,为了实现自己这一朴素心愿,2009年,他不顾家人反对,辞去企业高管职位,带着多年的积蓄回到巴中市通江县。

“回乡后,我将创业目光锁定在了养猪上。”张育贤告诉记者,他所谓的“猪”是秦巴山区优良的猪种——青峪猪。据了解,青峪猪的口感好,但由于它生长周期长、出肉率少,在80年代后逐渐被生长周期短且出肉率更高的白猪所代替。在张育贤决定回家养猪的2009年,纯种的青峪猪已濒临灭绝,甚至是用青峪猪杂交的猪也成了稀有品种。

为了能尽快修建猪场,张育贤邀请7位乡亲组建了一支“寻猪队”,花了近半年的时间走村入户,四处寻找青峪猪种猪,最终如愿。有了关键性的种猪打底,张育贤的猪场迅速走上了正轨,至2011年底,猪场已培育出1000余头青峪猪,初具规模。

从“猪倌”到上市企业老板

“养猪并不只是让猪肉更高产,还要用科技力量创新保护猪种。”这是张育贤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为了保护好青峪猪遗传资源,张育贤带领所在的巴中市巴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创新地方猪遗传资源保种方法,按照“原位保种+异位保种”的思路,采取“活体猪+冷冻精液+体细胞克隆”的方法对青峪猪进行多层级保护。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青峪猪,张育贤的公司还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科院、中国肉类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共同建设“青峪猪产业技术研究院”平台,在青峪猪的育种、防病、营养、肉品加工以及保存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

因为长期从事优良地方猪种的保种选育及全产业链开发,张育贤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还荣获“全国扶贫攻坚奖奋进奖”“四川省优秀企业家”等殊荣,他所在的企业更是成为巴中第一家新三板上市企业。

在当地乡亲们眼里,张育贤不仅是养猪的“科技能手”,也是带领大家脱贫奔康的“致富能手”。据了解,张育贤以巴山牧业为依托,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养殖曾成功带动1700多户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此外,张育贤还投资8000多万元,在巴中市通江县工业园流转土地260亩,建立起了巴山土猪专用屠宰分割加工厂和冷链销售体系,大量吸纳当地人就业。

“我的企业将力争三年内实现年出栏青峪猪25万头,实现产值15亿元。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张育贤说,荣获“四川杰出人才奖”于他而言是肯定,更是鞭策。今后,他还将进一步发挥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在青峪猪的育种、营养、标准养殖等方面狠下功夫,攻克更多难关,形成更多专利,为四川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人才力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