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大姐唱乡恋(咸阳:香味弥漫在渭河两岸)

来自:猪之家  |  2024年04月17日

浏览量:

咸阳:香味弥漫在渭河两岸

淳化县官庄镇官庄村的妇女用细腻精巧的手法,制作出美丽多姿的花馍,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 本报记者 张丹摄

咸阳:香味弥漫在渭河两岸

彬州市龙高镇的集市上充满了喜庆的过年景象。 本报记者 张丹摄

咸阳:香味弥漫在渭河两岸

彬州市新民镇早饭头村的大棚西红柿很快就将摆上群众春节的餐桌。 本报记者 杨小玲摄

咸阳:香味弥漫在渭河两岸

秦一辣椒制品有限公司在加紧辣椒的加工生产,以满足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 本报记者 杨小玲摄

咸阳:香味弥漫在渭河两岸

淳化县十里塬镇马家山村任忠考家的醋远近闻名,香醋一上市,就被乡亲们“包围”了。 本报记者 张丹摄

咸阳:香味弥漫在渭河两岸

秧歌扭起来,年味浓起来。泾阳县安吴镇的村民用热闹的秧歌喜迎新春。 本报记者 张丹摄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20世纪50年代,作家老舍在《北京的春节》里这样描述过年时卖年货的场景。无论时光如何变迁,置办年货都是每个家庭春节前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年货或许就是一桌难得吃上的好菜。而现如今的年货则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当下,有一支来自贫困村供应年货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不仅为年货市场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色彩,也让自己的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

2018年是咸阳市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一年。咸阳市以建立产业精准扶贫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为主线,立足全产业链发展扶贫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摘掉“贫困帽”的村庄和贫困户,在实现致富奔小康的同时,也备足了各种各样的年货等待大家来采购。

谷醋飘香酿出美好新生活

醋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临近春节,很多人会专程前去采购优质香醋,为节日的美味佳肴增加风味。在淳化县十里塬镇马家山村,就有个远近闻名的醋坊。1月16日,记者专程来到这里,循着醋香,很快找到了醋坊。在干净整洁的操作间,高粱、玉米正静静躺在发酵池里,在大曲的作用下悄悄发生着变化……任忠考,醋坊的主人,正拿着工具不停地在发酵池里搅拌着。

“你要500公斤啊,不行不行,我只能给你400公斤。”听到任忠考的妻子王小玲与河南客商的对话,记者很是好奇,怎么上门的生意还要往出推?原来,由于他家的醋是纯手工制作的粮食醋,为了保证质量,制作的数量有限。也正因如此,来自北京、上海等外地客商络绎不绝,醋常常供不应求。“真没想到这做醋的手艺能让我家日子过得这么红火。”任忠考告诉记者,由于要供养儿子上学,他与妻子曾常年在外地打工。可就在前年,他突发脑梗,卧病在床,而妻子王小玲也被检查出心脏病。一时间,高额的医疗费把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拖进了贫困行列。

就在这时,帮扶干部给他出了个点子——做醋。原来,任忠考的父亲曾在淳化县食品加工厂制作了30年香醋,而他本人也传承了父亲的手艺,制作的香醋得到乡亲们的交口称赞。可是由于20多年前家里制作香醋的窑洞坍塌,所有设备被损毁,他就停止了生产。

被帮扶干部一提醒,任忠考和王小玲重拾做醋手艺,在县上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建好了制作香醋的发酵池,并按照传统工艺生产出第一批香醋。令他们想不到的是,醋刚生产出来,就被闻讯而来的村民抢购一空。“这是真正的粮食醋,醋坊都散发着醋香。”不但乡亲们对任忠考的香醋认可,就连来收购苹果的客商也要买些回去送亲朋好友。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任忠考家的香醋美名远扬,不断有客商上门求购。而他仅有4个发酵池,每次只能生产1500公斤香醋,很难满足客商的需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帮扶干部为任忠考申请了3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还为他的香醋注册了商标。“等过完春节,我还要扩建4个池子,按照现代企业的规范要求,生产出高品质的香醋。”任忠考叫回在外打工的儿子和他一起发展香醋产业。“去年,光卖醋一项我家就赚了两万元,再加上果园、养猪等收入,今年就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再干几年,给娃在城里买房、买车、娶媳妇也不成问题。”任忠考对未来充满希望。

红苹果映衬下的富裕年

1月17日,在淳化县官庄镇申阳村,刘阿娟正在麻利地指挥村民给苹果装箱打包。“我们的苹果个大、果红、味甜,而且绿色无公害,无论是自己吃还是送礼,都极适合。这5000多箱苹果赶过年就能卖完。”刘阿娟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刘阿娟是淳化县小有名气的职业农民,说起她的故事,得从“爸爸的苹果”讲起。刘阿娟曾是在北京闯荡的自媒体人。2014年,正当她准备出国留学深造时,父亲突然被检查出患上肺癌。为了照顾父亲,她决定辞职回老家。“医生说我父亲只有6个月时间了,每次陪他在果园里散步,他总会讲起自己栽植苹果、管理果园的趣事。每每讲到这些,父亲就兴奋不已。”刘阿娟想,也许陪父亲一起种苹果可以让他再次燃起生活的希望。就这样,果园里长大的刘阿娟开始尝试帮助爸爸种植苹果、销售苹果。在北京从事自媒体工作的经历使她形成了全新的理念,那就是借助互联网和现代技术,种植出不乱用农药的原生态苹果,并直接在网上销售。2014年,她在网上注册了品牌,取名“爸爸的苹果”。

刘阿娟的孝心,还是没能挽留住父亲,2016年初父亲走了,比医生预估的生命时间延长了近两年。可以说,刘阿娟创立“爸爸的苹果”的初心已经实现。后来,她决定将对父亲的爱化为乡恋,把小爱升华为大爱,帮助更多的乡亲们创业增收……

官庄镇是一个传统的果业大镇,全镇共有耕地7.4万亩,其中果树种植面积就达4万多亩。以前,村民靠传统种植1年1亩地平均收入仅为5000元。“要想致富必须发展高品质的绿色无公害果品。”刘阿娟挨家挨户做果农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按照严格的程序和标准作务,并加入自己的合作社——不乱用农药、不用除草剂,施有机肥,苹果成熟后再采摘。她向大家承诺,如果不成功,自己补还费用。

在她的说服和带动下,有几户果农放弃了传统的种植方法,选择了刘阿娟提出的种植模式。而刘阿娟也没有让这些果农失望。“跟上阿娟以后,产量是降下来了,1亩地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但是价格可就相对高了,现在1亩地至少能赚9000元左右。”果农杨小伟说。现如今,周边500余户群众主动按照刘阿娟的生态果园管理模式经营自家果园。

如今,已被选为淳化县人大代表的刘阿娟,在公益中国的扶贫平台上还是200多户贫困户的“扶贫助理人”。她有一个梦想——打造一个特色苹果产业村,整村推进种植绿色无公害苹果,形成种植加工、观光旅游等立体经营的田园综合体。“我已经把对爸爸的爱上升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我们希望通过苹果,最大限度地带动身边的贫困户发展产业,让他们收获更多。”刘阿娟说。

红辣椒点燃的红火日子

红红的辣椒预示着红火的新年。兴平市是有名的“辣蒜之乡”,其辣椒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高产抗病、色泽红亮、辣香浓郁深受群众喜爱,成为年货市场的畅销品。

兴平市桑镇西桥村辣椒种植户张栓领去年种了4亩辣椒,采收烘干后约有350公斤,每公斤价格为28元,总收入近万元。“去年辣椒长势比较好,价钱也不错,希望今年还会是一个丰收年。”张栓领笑呵呵地说。辣椒作为兴平的传统产业,在汤坊镇、桑镇、赵村镇等地种植最多。兴平辣椒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左右,其中干辣椒产量约250万公斤。

红火的辣椒也催生了当地一种特殊职业,叫“去把儿工”,工人用剪刀除去辣椒把儿,以保障辣椒品质。作为辣椒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每一个兴平辣椒都要经人工去把儿并去除杂质,整个过程不到10秒。“去把儿工”中,70%都来自贫困户。

丰仪镇寨子村贫困户杨芳云在位于邻村的兴平市秦一辣椒制品有限公司当去把儿工已经3年多了,每天可以去辣椒把儿15公斤左右,每公斤手工费2.4元,每月可以收入1000元左右。“只要积极肯干,我相信今后的生活就一定会越来越好。”杨芳云目光坚定地说。目前,秦一辣椒制品有限公司可带动200多人就业,人均每月可增收1500多元,有力地保障了农户的收入增长。

近年来,兴平市辣椒产业不断壮大,现有辣椒加工规模企业近20家。秦一辣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敏介绍,公司已开发辣椒干、辣椒碎、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等20多个辣椒品种。产品主要销往陕西、甘肃、河南、新疆等地。公司还在新疆建立了辣椒原料基地,实现了“公司+科技+基地+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基本实现了定向引种、定向种植、定向收购、定向加工、定向销售的产业链。

“兴平市自2018年以来坚持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产业脱贫的重要推手,大力实施‘品牌农业带动脱贫工程’,带动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未来,兴平市将以‘产业发展、短期脱贫、长期致富’为目标,让更多贫困户快速迈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兴平市农林局科教科科长孙文雅表示。

2018年,咸阳市脱贫攻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4个贫困县摘帽、459个贫困村退出、7.3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一串串数字,让群众在脱贫路上有了信心;一个个产业,让群众在脱贫路上看到了希望;一项项措施,让群众在脱贫路上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新的一年,他们将向着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不懈奋斗。

采访手记

产业融合带来美好年景

张丹 杨小玲

寒冬时节,行走在咸阳的田间地头,记者惊喜地发现这里与记忆中冬闲的印象截然相反。村民特别是贫困户,一改往日蹲在墙角等救助的“等靠要”思想,在政策的指引下,正努力奔向幸福新生活。而如何让贫困户由“输血”变“造血”,产业扶贫成了行之有效的方式。

脱贫攻坚,产业为先。怎样才能让贫困户搭上产业的快车走上致富之路,是当下各级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贫困户摆脱贫困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很多贫困户对一些产业不感兴趣或没有信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在以往的产业发展中,一直作为单纯生产的末端与市场隔离,只低头干活,没抬头看路,产业红利收益甚小,导致他们缺乏依靠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以至于参与产业劳作和经营的积极性不高。

淳化县很好地利用了本县的产业实际,在传统产业上做文章,既符合当地贫困户生产的实际,又契合了当下市场的需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稳扎稳打、不断创新,将传统产业进行深层次改造,同时又不失传统产业的魅力,以勤劳和智慧获得了脱贫路上的第一桶金。其思路和做法,适应了市场对现代农业的要求,同时,也奠定了贫困户走向致富的基础。

因此,产业扶贫不仅需要挖掘、发现与广大贫困户契合度高的产业,更需要政府对产业市场的前瞻和研判,让贫困户直接参与市场的收益,置身产业链中,亲身体会和感悟产业的发展壮大,从而培育发展产业的自信,使整个产业处于一种良性循环中。

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这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脱贫攻坚理念,也应成为贫困群众小康路上不甘落后的动力,让他们从内心发出小康路上决不掉队的呐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实现让贫困群众真正脱贫的目标,不是简单地解决贫困群众生活上的基本问题,而是要从产业上下功夫,要用产业的深度融合带领群众彻底脱贫进而奔上富裕路。(记者 张丹 杨小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