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养猪场-依托果药+稻渔+猪场坐地收租,传统“李子村”成全县集体经济排头兵

来自:猪之家  |  2024年02月20日

浏览量:

今年年底,双狮村计划拿出 1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分红,农户最高可分2000元


依托果药+稻渔+猪场坐地收租,传统“李子村”成全县集体经济排头兵

关键词

剑阁县元山镇双狮村


曾经:

全村186户629人中有34户85人属于贫困户。只有一条13.1公里的土路,一座因洪水冲垮失修的拱桥,村民通行时只能靠临时铺搭的石头蹚水通行。房前屋后最多的是祖辈栽的李子树。大多数村民都住在土坯房里。村委会也设在几十年前修建的村小学里。

现在:

整洁的水泥路20多公里四通八达,环绕全村。大多数村民都住上了新修的楼房,200多亩成片的鱼塘像一面面大小不一的明镜,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200多亩果药园区里不时有人忙碌穿梭;投资近200万的养猪场规范有序

……

依托果药+稻渔+猪场坐地收租,传统“李子村”成全县集体经济排头兵

从2016年整体脱贫之年的6月开始,剑阁县元山镇双狮村就开始规划发展集体经济,如今村集体拥有鱼塘、果药园区和养猪场三大产业并坐地收租,年收入近40万元,位居剑阁县集体经济收入第一。今年年底,全村计划拿出1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分红,往年领分红最多的村民李大洪一家有望突破2000元。


两年时间

通过帮扶穷山村换新颜

3月的双狮村,绿油油的麦苗迎风拂动,已过花季的油菜杆个头疯长籽粒饱满,成片的鱼塘清澈如镜。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从河谷一路盘旋。五六个村民在果药园区旁忙着剥离刚从树下挖出的玉荆……说起村里的变化,老人们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

双狮村在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村。之后的两年里,该村在县人社部门的帮扶下,通过交通、国土、水务、就业等部门关于脱贫攻坚的相关优惠政策,硬化了村干道和入户路20多公里,让家家户户吃上洁净卫生的自来水,修复了冲垮的拱桥,五分之三的劳动力通过技术就业培训,外出务工。通过国家的土坯房改造、易地搬迁等政策,大多数村民都住上了新修的楼房。此外,全村还发动在家的村民们大力发展养鸡、养猪庭院经济。一时间昔日的穷山村旧貌换新颜。

“以前一遇到下雨天,想到镇上卖点粮食,都得花10元钱找年轻人背出去!”回忆过去,63岁的村民李琴生说,一旦谁家需要修房改造拉材料,都必须挑车轮子碾过灰尘飞扬的大晴天。

“以前鸟不拉屎,骑个摩托经常会摔倒。现在到处畅通,村里亮堂堂的!”村民李大民说。


从果药园区开始

结束无集体经济历史

路、水、桥等基础设施搞好了,如何让村民们增加收入又成了村支部书记李军泽和村干部们思考的新问题。按照国家脱贫的相关要求,发展产业也迫在眉睫。

2016年6月,在农业、水务等部门的支持下,村里开始规划发展集体经济,很快确立了发展果药园区、稻渔和养猪场的思路,并做了具体的牵头分工。其中,李军泽负责养猪场,村委会主任李多英负责果药园区,廉勤委主任李大强负责稻渔。

双狮村几十年来一直有种李子树的习惯,每年一到李子收获季节,10公里外的元山镇上沿街出售的百分之九十的李子都来自双狮村,栽种具有一定的历史经验。发展果园当仁不让成为第一个确立的目标。

一个多月的时间跟村民们磨嘴皮、算经济账,全村一共流转了550亩土地(含350亩退耕还林),建果药园区,引进业主建立合作社,种植脆红李并套栽药材。

“担心最多的就是祖祖辈辈靠种庄稼生活,害怕失去土地。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土地流转不仅有费用,流转后还可以在果药园区里务工,务工的收入远远高于每亩土地种庄稼的收入。”李多英说。

因为要做组织服务,村里开门见山跟成立合作社的业主商议从流转的200亩耕地中按每亩抽取10元作为管理服务费用,进入集体收入。然后从县农业农村局下发的鼓励果园发展补贴资金10万元中每年提取5000元进入集体收入,自此村里的果药园区每年会给集体收入增加7000元,一举结束了双狮村从无集体收入的历史。


依托果药+稻渔+猪场坐地收租,传统“李子村”成全县集体经济排头兵

发展稻渔建养猪场

村里还可以收取租金

村里200多亩连片的成水田临近水库,具备充足的水源条件,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在县农业农村部门的牵线搭桥下,遂宁的一稻渔养殖专业大户到双狮村了解情况。2017年,村里220亩的稻田、井塘全部改造成鱼塘,发展稻渔。

李多英告诉记者,考虑到业主投入比较大,这些年还在陆续硬化、栽树、加固河堤等,还没有正式投产,村里将国家投入的73万元补贴资金投入到成立的稻渔养殖合作社支持其发展并酌情收取租金,从2017年开始连续三年仅收取5000元租金,今年涨到了1万元。待正式投产后,村里会按照2万元一年的标准收取租金。这也是村集体的第二笔收入。

机遇总会带来动力和干劲。因该村当年是剑阁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世忠的挂联贫困村,成为县招商引资企业“巨星牧业”进驻剑阁后建立生猪养殖基地的第一个试点村。这让村支部书记李军泽和村干部们群情振奋。很快村里牵头,开村民大会组织动员农户和贫困户成立了宏利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

2016年8月,在“巨星牧业”的技术规划指导下,村里通过整合产业扶持周转金、国家补助、贫困户的小额贷款等资金190万余元开建养猪场。次年3月正式投产,后顺利出栏两槽猪,毛收入40万元,除去人工、水电、维修等成本,集体经济收入净增加21万元,一举创下该村集体经济收入最高记录。

2018年开始,养猪场出租给巨星公司,用于种猪隔离,全年收取租金40多万元。2019年虽然猪价下跌,但村里仍有30.5万元租金到账。今年虽然才是3月,但租金35万元已经到账。


集体经济收入增加

每年年底会拿出部分分红

三大产业成就集体经济的三大家底,不仅让双狮村旧貌换新颜,还让集体经济的收入逐年增加。从2017年开始,村里会在年底拿出一部分收入回馈给村民,其方式分为三次派发。第一轮对村里的贫困户拿出收入的10%分发,第二轮是全村人平均分发,第三轮是贷款入股的贫困户按照1万元分35元的比例分发。

该村三组的贫困户李大洪因为胆子大,当初成立宏利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时贷款5万元入股,家里有5口人而成为每年年底拿到分红最多的人。2017年他家领到1010元的分红。2018年因为村里偿还工程款和贷款,通过一事一议,没有分红。去年村里拿出6万元进行分红,李大洪一家又领到了1200元分红。

李大洪回忆起第一次拿到分红的心情,依然很激动。“从来没有想到还有分红拿,当时领到后快要过年了,就去街上买了20斤猪肉过了一个肥年!”

此外,村里人每年的农业保险1万元都由集体经济收入开支,党员去世也有慰问金。

李军泽说,预计今年年底,会拿出1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分红,李大洪一家的分红有望突破2000元。而截至2019年底,该村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14000元。

此外,集体经济的发展还每年给全村带来二三十万的务工收入,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其中脱贫致富的三组村民李琴生一家就是典型的见证者。

“感谢国家的政策,感谢村里发展的集体产业!”2016年脱贫以前,李琴生因左腿受伤致残,妻子有听力障碍致贫。老两口靠做庄稼为生,家庭年纯收入仅4000多元。后来通过国家的扶贫帮扶政策,他通过种10几亩撂荒土地,在果药园区务工,发展养鸡、养鸭、养猪等庭院经济,于2016年年底成功脱贫。如今他和妻子农忙时做庄稼,闲时在果药园区务工,加上年底的村上分红,一年家庭年纯收入跃至4万元。

依托果药+稻渔+猪场坐地收租,传统“李子村”成全县集体经济排头兵

■经济效应

股份化经营之路让双狮村成全县集体经济收入排头兵

“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村集体林地、荒地、闲置土地、水资源等,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股份化经营之路。”剑阁县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与改革指导股股长张友权一语道破作为全县集体经济收入排头兵的双狮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

据其介绍,剑阁县目前以脱贫攻坚为总揽,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创业创新提升村级组织自我“造血”功能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产业带动、资产盘活、服务创收、乡村旅游、招商引资”五种发展模式,以“自主经营、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兴办经济实体,多方式推进、多路径创收,消灭空壳村,实现村村有集体收入,社员得收益。全县2019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284.8万元、人均22元,个贫困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27万元、人均39.6元,元山镇双狮村30.9万元、人均491元。

今年,剑阁县加大对包括双狮村在内的扶持村项目监督、指导、管理工作,大力培育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人才,进一步巩固提升现有集体经济,探索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拓展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广元晚报全媒体记者 管寒冰 文/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