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进”到“创新”,枫叶教育的国际教育本土化突围
“这个时代教育最大的变化就是人才需求变了,培养目标变了,因此,作为目标培养载体的课程需要随之改变,课程实施的方式需要改变。”曾有专家如此指出我国国际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数智化浪潮不断推进,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智慧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如何破解国际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如何以国际课程创新为突破口,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教育新范式?
5月28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指导,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与枫叶教育集团联合主办,枫叶教育集团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特色高中国际课程发展会议”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和业界代表围绕“融中西智慧,创未来范式”主题展开交流分享。
“首届中国特色高中国际课程发展会议”现场照片 时代之问:国际教育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曾几何时,对于国际化学校来说,从国外“引进”的国际课程是主流,国际教育也曾被认为是“西方教育”。
从国外“引进”国际课程,固然可以借鉴成熟经验。然而,国际化学校课程被“引进”课程垄断,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忽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不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水平,无法助力中国教育走向海外,等等。
近年来,随着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和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深入推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活力。站在新的节点上,外界普遍认为,需要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持续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提升中国教育全球话语权的首要任务,关键在于制定既符合国际教育标准、又体现中国特色的课程框架。”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张建强指出。
他认为,我们的国际教育课程需要减少“照搬照抄”。中国特色国际化课程标准建设,最关键的是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保持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国际胜任力。
“可以说,中国特色国际教育课程发展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枫叶教育创始人、董事长任书良表示。
在枫叶教育集团学术总监杨旸看来,中国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经第一阶段的“引进”时期,发展到第二阶段的“融合”时期,目前已开启第三个发展时期,即“融合创新”,自主研发,开发出中国标准的国际化课程。
破局之路:从“引进”到“创新”的课程革新
“在这个AI可能取代标准化技能的时代,孩子拥有的‘跨文化共情力’,将是打开未来世界的万能钥匙。”一位枫叶学校的学生家长这样说道。
随着全球化深入和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推动,国际教育课程在中国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课程的高质量、本土意识兼具全球视野成为必然需要。任书良指出,在这一背景下,枫叶通过三十年来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实践,研发并实施“枫叶世界学校课程”,填补了国内高中国际化课程的一项空白。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国际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学生对双语学习与能力培养的需求。”杨旸介绍,为此,“枫叶世界学校课程”以强调“培养兼具中国文化根基和国际视野,胜任未来社会的‘双语双思维’人才”为课程理念。
这一理念体现在学分结构的设计上,学生需修满26个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其中有6个学分是中文学术课程学分,1个学分是育人教育学分。杨旸表示,这样的学分结构设计,是目前现有的任何一个具有高中文凭效力的国际课程体系都不具备的。
“枫叶世界学校课程”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不仅针对中国籍学生开设3年必修中文学术课程,也面向外籍学生提供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确保学生扎根中国文化,并用世界眼光理解中国。
“枫叶世界学校课程”还采用CLIL教学框架和12种创新教学策略,帮助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们过渡到国际课程的学习中。此外,还开设注重培养领导力和创造性思维技能的课程,为学生日后的大学学习做好准备。
“我们始终把‘编写一个更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的高中国际课程’作为我们的使命。”杨旸说。
未来展望:中国教育全球话语权的协同构建
在枫叶教育集团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一位毕业生寄来一封信,信中写道:“枫叶的国际教育模式,为我打开世界大门。”
目前,枫叶学子的足迹已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多所大学,上万名学生被全球百强名校录取。
枫叶所研发的“枫叶世界学校课程”也获得国际认可。任书良介绍,目前,“枫叶世界学校课程”已收到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认证中心UK Ecctis对标报告,全面对接英、美、加、澳等全球大学,同时开启了课程对外授权之路,土耳其ICS学校、泰州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洛阳华洋学校、蒙古乌兰巴托孔子学校等学校先后申请并取得枫叶世界学校课程授权。
提升中国教育全球话语权的策略之一是推动中国教育模式的国际化。在这条道路上,枫叶教育集团持续开拓。
“作为民办国际教育的领军者,枫叶教育集团自创立之初便开始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始终以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化与全球化为核心目标,通过自主研发K12标准中文课程体系的创新实践与实施全球化战略的核心路径,助力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化与全球化发展。”枫叶教育集团汉语语言教研与推广中心总监唐时雨表示。
《K12标准中文》系列教材 她表示,枫叶通过“标准输出—本土适配—文化共生”的海外发展模式,以多元路径让优质国际中文教学资源惠及全球更多学习者,推动中文从“教学语言”升维为“文明对话媒介”。
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面向未来,中国国际教育还需在政策制定、课程研发、教学实践等多层面协同发力,走出一条“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创新发展之路,推动中国教育全球话语权稳步提升。(完)
-
从追赶到超越!“链主”伊利三赴链博会,书写中国奶业品质答卷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盛大启幕,这场汇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智慧与力量的国家级盛会,共吸引65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连续三届受邀参会,这次更精心打造了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全面展...
-
各地妙招频出激发消费潜力 特色“清凉游”带活“避暑经济”
央视网消息:暑假期间,贵州平塘县推出了内容丰富的民俗巡游活动。在平塘县,水龙巡游的现场格外热闹。演员们舞动水龙,所到之处,游客们拿起各种装备向队伍泼水,龙身所至,水花四溅。据了解,耍水龙是平塘县布依族、苗族群众传统的民俗活动,把象征吉...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来到这家“植物工厂”,就知道智慧农业究竟有多炫酷
“番茄不住在土里,而是住在‘别墅’里?”“养鱼、养虾的水,竟然是温泉水?”是的,没看错!这些颠覆传统认知的农业场景,就真实地发生在吉林市的吉林卓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未来感十足的“植物梦工厂”,看看智慧农业究竟...
-
快手高级副总裁马宏彬: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球南方的新纽带
7月16日,以“共创金砖未来共谱南方新篇”为主题的金砖国家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快手高级副总裁、快手国际化业务负责人马宏彬受邀在开幕式发言,深度分享了快手海外版Kwai在巴西市场的探索与实践,立体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对于推动全球南...
-
2025LPL第三赛段战火重燃,7月19日起斗鱼全程呈现巅峰时刻
7月19日,2025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eague of Legends Pro League,简称LPL)第三赛段即将燃起战火,14支战队将在赛场上展开激烈厮杀,向2025赛季总冠军发起冲击。作为国内知名游戏直播平台,斗鱼将全程直播这一电竞盛宴,并充分发挥自身二路解说及弹幕互动的特色优势,为用...
-
大道同行 上合之路越走越宽广
“2025丝路万里行”车队出发上合之路,一路向前。7月16日,作为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的配套活动之一,2025丝绸之路万里行“上合之路·一路向前”大型跨国全媒体活动正式开启。丝路起点见证上合组织“和合与共”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中国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