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楼房养猪生产模式是怎样的?2分钟看懂!

来自:猪之家  |  2021年12月13日

浏览量:

我国楼房养猪生产模式是怎样的?2分钟看懂!

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猪生产在我国农业中占有绝对的地位,生猪存栏在全世界占比早已经超过50%。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可利用生猪生产的土地资源不多,一直以来严重制约着我国生猪生产发展,2019年我国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发布出台了《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可以建设多层建筑用于养殖生产,这一通知让楼房养猪成为合法化,这一文件同时也让生猪养殖从业人员认识到在未来楼房养猪可能正在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之一。


楼房养猪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国内就曾经出现了楼房养猪的雏形,笔者也曾经在辽宁盘锦市参观过某生态养猪场采用楼房模式进行生态循环养殖,但楼房养猪在我国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非主流状态。其实,楼房养猪一直是我国特有的产物,在一些养猪发达的国家没有这种生产模式,这种养殖模式是为像中国这种土地资源紧张的国家设计的,现在高度紧张的土地资源使楼房养猪模式再次高调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些从业人员开始深入研究楼房养猪模式,如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等一些生猪养殖企业近些年就一直从事楼房养猪模式的开发及推广工作。

1 楼房养猪模式的优势

1.1 大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土地利用率的高低与建设楼房的层数相关,如年出栏10万头仔猪生产能力的猪场,如采用楼房养猪生产模式仅约占地5~8亩,而采用传统模式饲养大约需要150亩,从以上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率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1.2 疫病防控优势明显

楼房养猪模式在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极大的防控一些烈性传染病的传播,甚至不发生。其根本原因一是楼房养猪自动化程度较高,人员需求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疫病因这些原因传播的风险大大降低。二是生猪养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蚊虫传播媒介减少,生猪生活环境提高,疫病防控提高。三是楼房养猪模式中每层空间相对独立,可基本形成独立的疫病防控系统,能有效避免因为转群、清扫等因素造成的疫病传播。

1.3 生猪养殖环境大幅改善

楼房养猪模式目前均采用较为先进的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对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等均能较好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夏冬季节比传统模式对生猪生活环境都有极大的提高。

1.4 生产成本变相减少

虽然楼房养猪的建筑成本大幅提高,但其在使用年限和土地利用率均大幅提高,同时生猪养殖数字化、智能化,实现自动化饲喂、智能监控等,极大的减少了人力成本和防疫成本。

1.5 减少环境污染

楼房养猪模式可很好的利用楼层落差,将各层的排泄物等污染物收集到一起,减少了排泄物的污染,再配套相应的处理设备,能对生猪生产中产生的废物、废气、病死猪等进行相应处理,实现了粪污资源有效利用,有效治理废气,杜绝病死猪交叉污染。


我国楼房养猪生产模式是怎样的?2分钟看懂!

2 楼房养猪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楼房养猪设计存在问题

由于目前对楼房养猪研究投入不足,没有标准的设计方案,常常是简单的将平面养猪模式简单叠加在一起的较多,生猪生产系统混乱,无法达到控制疫病发生的作用,难以实现高效率养猪。

2.2 建筑成本大幅提高

楼房养猪模式与平面模式相比,建筑成本投入大幅提高,且楼房养猪全部采用智能化设备,使得投入成本更高,其投入资金至少为平面养猪的两倍以上。

2.3 国家尚未出台相关行业标准

楼房养猪模式目前国家还未出台与建筑设计、生产流程等相关的行业标准,如进行大规模推广发展,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弊端,而最终导致资源浪费。

2.4 养殖用地环节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2019年国家虽然出台了相关农业用地管理的文件,但是在生产实际中,各地在办理土地审批手续、土地复垦等方面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问题。

3 楼房养猪发展建议

3.1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楼房养猪相关推荐标准

相关部门可通过科学严谨统筹设计楼房养猪健康高效养殖模式,提高楼房养猪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

3.2 适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在楼房养猪模式可推广的前提下,行业管理部门可通过出台与土地、资金等相关扶持政策,适度引导一些大型养殖企业进行转型升级,通过示范养殖带动一些中小企业改造升级,以达到高效利用土地、控制疫病、减少生猪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4 小结

国务院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会议中指出,生猪生产要推行育、繁、养、宰、销的一体化新模式,减少活猪长途调运,提倡生猪就地屠宰和猪肉冷链运输,以减少因为生猪调运带来的疫病传播风险。这一发展新方向与楼房养猪模式有着完美的契合,楼房养猪其本质上也是“育、繁、养、宰、销”一体化,这与国家对生猪生产发展的要求较为相符,楼房养猪模式未来将成为我国生猪生产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