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养猪(王小波:一只错过风口的猪)

来自:猪之家  |  2024年04月26日

浏览量:

王小波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逻辑学家,母亲也是搞教育的,耳濡目染,他的文化底子很厚。他从小喜欢思考,作文写得非常好,经常被作为班级范文贴在壁报上,喜欢看书,喜欢讲故事,书上有讲书上的,书上没有自己编,可以说,他的“创作能力”是有奶功的。

17岁,王小波上山下乡成为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20岁返城,一时找不到工作,百无聊赖,开始尝试写小说,《绿毛水怪》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此书促成了他和李银河的姻缘。1978年,王小波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学习,在校期间不喜欢本专业,吊儿郎当混着,每天埋头看书,尝试写小说,阅读了大量西方著作,包括但不限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杜拉斯的《情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卡夫卡的《变形记》等等名作。

1982年,王小波发表短篇小说《地久天长》,初步涉足文坛。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李银河兴奋的说,你好好写,放开写,把我们热爱的美好的东西告诉人们。如果王小波照着李银河说的“好好”写下去,很可能早就成功了。

因为他当时恰好赶上了文学青年创作的第一个“风口期”。1980年,路遥发表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3年,余华发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1979年,贾平凹第一篇小说《满月儿》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年,莫言发表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暂​露文学天赋。1978年,王朔发表短篇小说《等待》。1984年,钟阿城发表短篇小说《棋王》,荣获第3届中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78年,王安忆发表短篇小说《平原上》。1982年,刘震云到《农民日报》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

肉眼可见,王小波跟这些日后声名鹊起的文坛大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而且近水露台先得月,李银河就是编辑,圈子里有很多人脉,可以帮助他发表更多的作品。这个问题余华说过,当时对作家要求非常低,只要你写的东西能发表,就有人看,就能成名。用现在自媒体行话,那时候严重“缺内容”,不要小瞧编辑这个活儿,后来混起来的王朔,贾平凹,钟阿城,王安忆,马未都,刘震云等人,都干过编辑。

当编辑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学习或者说借鉴别人的思路和故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王小波说过,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聪明才智之士非常多,用孔子话说,十室之邑,必有芳草,区别只在“遇不遇”而已。有人运气好,赶上风口,好风凭借力,青云直上,有人运气不好,蹉跎一生。所有投稿的作者,有写得差的,当然也有写得好的,编辑们看得多了,对自己写作水平的提升帮助是非常大的。第二,可以优先发表自己的作品,因为你就在这个圈子里混,发表相对容易。(这里严正声明,我没有说编辑们有假公济私的意思,我只是说,编辑们有圈子里的人脉,仅此而已。)

王小波:一只错过风口的猪

​​​王小波大学毕业留校任教,每天除了读书,教书,就是写书。后来声名大噪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就在这时候开始酝酿。如果王小波此时能够持续发表文章(不管写得好不好,没有人会每篇文章都写得好,大诗人李白天赋奇才,好多诗也非上佳之作,关键是写起来,不停地写。用贾平凹话说,“趁风大多扬几木锹”),在文坛先混个“脸熟”,那么他毫无疑问就会跟莫言王朔贾平凹余华钟阿城等人一样,成为第一波赶上文学创作风口的作家,享受第一波文学创作的红利,很快就可以火起来。

但是王小波没有再接再厉,他做了一个当时认为非常正确的决定,便是跟着老婆李银河出国留学。当时出国留学非常热,我们看电影《中国合伙人》,黄晓明饰演的男主角没有出国,留在中国办了英语补习班,另外两个合伙人都出国了。结果这两位喝了洋墨水的好友在外国混不开,还得回来投奔黄晓明饰演的男主角这个“土鳖”,一起合伙开补习班。

王小波在国外混了整整四年,学会了计算机编程序,得到了许倬云的指点,阅读了大量古典名作,回国后开始潜心创作,此时第一波文学创作的风口期已经过了,所有的大坑都被占了,同时起步的王朔贾平凹莫言余华钟阿城等人早已如日中天,而他还是个文坛新手。即使如此,他的文学创作之路还是相对平坦的,因为很快他便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唐人秘传故事》,也就是后来《青铜时代》的初始版。

1991年,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在海外出版并获奖,得了二十五万块钱奖金。当时的二十五万是啥概念,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与他可以比较的是余秋雨1992年出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得了四千块钱稿费,贾平凹1993年出版的《废都》,得了六万块钱稿费。《文化苦旅》和《废都》火到啥程度,毋庸赘言。

就是说,王小波即使退出江湖很多年,现在重操旧业,手艺也没丢了,回报还是非常丰厚的。我们后来说他是“悲情诗人”“大器晚成”,其实相对于当时许多作家们的处境,他并不是那么悲催,相反非常滋润。

王小波:一只错过风口的猪

​​正是有这二十五块钱打底,王小波决定辞去公职,专心创作,当一名自由撰稿人。1994年,王小波的《未来世界》再次获奖。同年,《黄金时代》也在内地发行,还专门组织了研讨会。会上有人将此书跟贾平凹的《废都》作比较(《废都》当时已经遭禁),王小波发言说,贾平凹写的不干净。紧接着《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纷纷发表。

同年,王小波开始在杂志上写专栏。后来记者采访余华,你跟王小波都是辞去公职专心创作,你俩有啥不同。余华说,我不如王小波。王小波辞去公职之后,在报上开专栏,只要​原意​写,都是有钱进账的,我却是彻头彻尾的无业游民,不写就没钱花,只能跟影视合作,想着法子变现(大意如此,原话不记得了)。

1996年冬季,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金银铜)与某出版社签约。1997年晚春,王小波不幸去世。

我们重溯王小波一生的创作轨迹可以发现,其实他一生是很“顺”的,并没有我们平常认知的那么艰难。很早就开始发表小说,虽然中途间断多年,但是再次出山便能以文坛新人的身份屡获大奖,所得收入超过当时的一线作家。他所有的作品都能顺利发表并得到文坛大佬的认可(当时如日中天的文坛大佬王朔跟王小波吃了饭,对他表示了高度肯定,王小波回家高兴的跟李银河说,王朔是个好人。刘心武也在不同场合高度赞扬了王小波的写作才华),还能开专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对王朔、贾平凹等等声名赫赫的文坛大佬发表自己的看法,本身就是跟文坛的一种积极融入。

因此王小波的问题只有一个,便是在当时没有“火起来”。至于为啥没有火,我也不知道,因为那时候我还在读中学。从事后复盘来看,应该是他的题材。不管愿不愿意,我们必须承认,王小波写的是非常小众的纯文学,纯文学只能在部分文学青年中传播,很难大众化。我们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王朔小说系列,以及金庸古龙温瑞安的武侠小说,琼瑶三毛的言情小说,现在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等,这些都是大众文学,一部作品想要火起来,就必须大众化,必须写给绝大多数人看。

王小波的书恰恰不是写给大多数人看的,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只独立特行的猪”,就是要写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而越是与众不同,便越是小众化,曲高必然和寡。

王小波:一只错过风口的猪

​​王小波之所以能在身后获得巨大名望,其实主要归功于李银河对他的“作家经典化”的大力推动。“王小波热”被一波一波炒作起来,影响了整整一代文学青年,许多人自称“王小波门下走狗”。凡事物极必反,有人对王小波的过度炒作也产生了质疑,批评说,我们这时候看到的王小波,“是商业化的王小波,市场经济的王小波”,“我们应该沉淀下来,用文学角度看待王小波”。

王小波说,“一个人光拥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大师已去​,斯言在耳。我们生活在一个俗世喧嚣的世界,内心浮躁繁乱,如果能给自己尘封的心田留一份诗意,便不枉读王小波一回。

这套《王小波全集》15册,收录了王小波所有的作品,包括以前好多未曾发表过的作品,喜欢王小波的朋友可以买一套看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