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玉米地“请”来赤眼蜂 科技赋能农业助绿色增产
中新网沈阳6月17日电 (王翕瞳)6月17日,在沈阳市苏家屯区沙河街道官屯村玉米田里,一架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沿着设定好的路线低空飞行,每隔一段距离,便会投放出一个小小的球状物。这些球里,装着的正是玉米螟的天敌——赤眼蜂。
正值玉米螟防控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沈阳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无人机投放赤眼蜂工作,以生物方法防控玉米螟,助力玉米增产提质。(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供图) 当前,正值玉米螟防控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沈阳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无人机投放赤眼蜂工作,以生物方法防控玉米螟,助力玉米增产提质。
“赤眼蜂是一种寄生性天敌昆虫,它的体长虽然不足1毫米,却有着大作用。”沈阳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研究员黄欣阳拿着一个乒乓球大小的“放蜂器”向记者介绍道,“每个‘放蜂器’里有70粒柞蚕卵,每粒卵能孵化出80头以上赤眼蜂,可以说一个‘放蜂器’中能释放超过5000头赤眼蜂,羽化后的赤眼蜂会将自己的卵产在玉米螟的卵内,赤眼蜂幼虫孵化后,就以玉米螟卵液为食,从而抑制玉米螟卵的孵化,达到‘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目的。”
辽宁省植保植检总站研究员张丹表示,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蛀食玉米茎秆、穗部等,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以往,农民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来防治玉米螟,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使得农药的防治效果逐渐下降,农民不得不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而利用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不仅绿色环保,而且效果显著。
当地种粮大户关先生对无人机投放赤眼蜂技术赞不绝口:“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玉米产量品质都有保障。以前人工粘贴蜂卡,雇人成本高,现在有了无人机投放赤眼蜂,方便多了,省时省力,投放均匀,今年我这几百亩玉米地都采用了这个技术,就盼着能有个好收成!”
2025年,沈阳市在九个涉农区、县(市)推广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4万亩。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未来,沈阳市将持续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力度,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让更多农民受益。(完)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中国天气网讯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7月17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7月17日20时至18日20时,安徽中部、河南东南部、湖北中部和北部、云南南部、青海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应急...
-
热带低压即将加强为今年第6号台风 19日早晨或移入南海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7月17日18时继续发布热带低压预报: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中心今天(17日)下午5点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约57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15.6度、东经126.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百帕。预计,该低压将以每...
-
江苏丰县:文明新风润乡野 和美生态入画来
夏日的丰县,文化的馨香与生态的清新交织成韵。戏台前的欢声笑语、荷塘边的惬意时光、垂钓园的热闹景象、庭院里的文明新风,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常店镇华祖庙村惠民演出现场。丰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丰县常店镇华祖庙村的夕阳下,“...
-
网店发错货竟是一种新型诈骗 上万家涉诈店铺被关停
法治在线丨网店发错货竟是一种新型诈骗 上万家涉诈店铺被关停近日,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中心紧急曝光了一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通过开设网店,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商品,再以“售后补偿”为诱饵进行引流,诱导消费者脱离官方平台私下交...
-
科学防灾 安全相伴——滑坡识灾避险攻略
导语随着夏季汛期来临,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各类突发地质灾害进入易发期,给山区生活和出行带来安全风险。为此,“北京规划自然资源”特别推出地质灾害系列识灾避险攻略,邀您一起解锁科学识灾、高效防灾、正确避险的关键技能,共同筑牢...
-
“送你一款皮肤” 小学生暑假玩游戏被骗子盯上 转走姥姥8万多
目前正值暑假,学生们难得放松,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打打游戏是再正常不过了。然而,这样一种消遣方式,却被诈骗分子悄然盯上。一些人伪装成游戏好友,再以和未成年人玩游戏导致账户冻结为由恐吓,最终达到诈骗的目的。突遇大方的游戏好友未成年人屡遭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