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在法治教育中当主角
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卡牌,正成为校园法治教育的“工具包”。近日,“法治护航成长 共建阳光校园”主题活动在上海市北郊学校举办,国内首套校园防欺凌“图书+卡牌”主题教育手册《对校园欺凌说“不”》亮相。
校园欺凌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界的难题,其隐蔽性、反复性和多样性,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传统法治教育的一个困境则在于,学生往往觉得法律条文抽象、枯燥,难以产生共鸣。《对校园欺凌说“不”》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传统的法治教材,而是突破传统教材的固有框架,构建起“图书+漫画+卡牌”三位一体的沉浸式学习体系。翻开手册,生动鲜活的漫画卡率先吸引眼球,将校园欺凌场景具象化为可感知的情节。其中,解密卡运用“莫尔条纹”光学原理,学生通过旋转、重叠卡片,便能解锁反欺凌技巧,这种充满科技感的互动方式,让知识获取成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
通过卡牌的方式,法治教育不再是枯燥的条文背诵,而成为一场寓教于乐的探索。这一模式与学科教育中强调的“情境化教学”“游戏化学习”理念不谋而合,不仅为校园欺凌防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教育工作者开展校园法治教育提供了借鉴。
防治校园欺凌,不能仅靠学校单方面努力,而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对于学校来说,是要将防欺凌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避免生硬的说教,要通过契合学生接受特点的方式,循循善诱。家庭教育同样不可或缺,家长要通过案例分析、亲子互动建议,努力成为孩子法治启蒙的第一任老师。企业、出版社、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可以提供更多像《对校园欺凌说“不”》这样的创新产品,让教育形式更丰富。
防欺凌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应对和预防伤害。孩子们是当然的主角。不管是教学生学会界定欺凌和霸凌,还是教学生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学会自我保护,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不断探索新颖的普法形式,结合时代特点和青少年认知规律,开展多样化的法治教育活动,让法治教育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要努力探索开展沉浸式、互动式、益智性、趣味性法治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作者系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6月02日第2版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中国天气网讯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7月17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7月17日20时至18日20时,安徽中部、河南东南部、湖北中部和北部、云南南部、青海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应急...
-
热带低压即将加强为今年第6号台风 19日早晨或移入南海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7月17日18时继续发布热带低压预报: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中心今天(17日)下午5点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约57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15.6度、东经126.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百帕。预计,该低压将以每...
-
江苏丰县:文明新风润乡野 和美生态入画来
夏日的丰县,文化的馨香与生态的清新交织成韵。戏台前的欢声笑语、荷塘边的惬意时光、垂钓园的热闹景象、庭院里的文明新风,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常店镇华祖庙村惠民演出现场。丰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丰县常店镇华祖庙村的夕阳下,“...
-
网店发错货竟是一种新型诈骗 上万家涉诈店铺被关停
法治在线丨网店发错货竟是一种新型诈骗 上万家涉诈店铺被关停近日,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中心紧急曝光了一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通过开设网店,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商品,再以“售后补偿”为诱饵进行引流,诱导消费者脱离官方平台私下交...
-
科学防灾 安全相伴——滑坡识灾避险攻略
导语随着夏季汛期来临,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各类突发地质灾害进入易发期,给山区生活和出行带来安全风险。为此,“北京规划自然资源”特别推出地质灾害系列识灾避险攻略,邀您一起解锁科学识灾、高效防灾、正确避险的关键技能,共同筑牢...
-
“送你一款皮肤” 小学生暑假玩游戏被骗子盯上 转走姥姥8万多
目前正值暑假,学生们难得放松,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打打游戏是再正常不过了。然而,这样一种消遣方式,却被诈骗分子悄然盯上。一些人伪装成游戏好友,再以和未成年人玩游戏导致账户冻结为由恐吓,最终达到诈骗的目的。突遇大方的游戏好友未成年人屡遭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