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断面最大内河沉管出运安装

2025年04月15日 来源:点击:

中新网佛山4月13日电 (蔡敏婕 潘丞圣)位于广东佛山的顺德伦桂路项目潭洲隧道工程13日进入沉管安装阶段。据介绍,该工程计划2027年实现通车,届时将缩短“中国家电制造业重镇”北滘镇与“中国花卉之都”陈村镇之间的通行时间,促进花卉、家电等产业发展,并加速广佛同城化。

顺德伦桂路项目潭洲隧道工程全长2.2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其中沉管段全长316米,断面宽40.5米,高10.65米。本次绞移沉管为E4管节,总重量4.4万吨,长104米,单孔跨度17.15米。

中交一航局顺德伦桂路项目部综合部部长张英捷介绍,为确保沉管顺利出坞安装,项目技术团队研发了配套的自动绞移系统、压载水控制系统、水下拉合及全流程数字孪生集成监控系统。

4月13日下午,潭洲隧道工程首节沉管启动安装。潘丞圣 摄  出运安装过程中,将通过陆地11台绞车的牵引配合,将沉管浮运至安装位置,随后利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船组配合管内压载水系统进行沉放、拉合对接。该套施工方案有效减少了人员有限空间作业和水下作业时间,以“可视化、数据化”管理推动施工安全与质量双提升。

据介绍,潭洲隧道是目前内地单孔跨径最大、横截面最大的内河公路混凝土沉管隧道,由中交一航局承建。

2023年5月28日,顺德伦桂路工程潭洲隧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6月13日,该项目开始预制第一节沉管;采用全断面自行式液压模板与台架、全国首例利用模块车转移沉管预制模板等新工艺,以平均12天预制一个管节的效率,仅用时192天完成所有沉管管节预制。

张英捷表示,由于潭洲水道水面狭小,航道最大水深仅为6米,现有的沉管浮运安装船体型大、吃水深,无法驶入施工。为此,项目部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套内河沉管浮运安装多功能专用船组。整个船组具备水下块石夯平、碎石整平、沉管运安等多种施工用途,可完成5万吨级内河沉管运输安装施工。

作为佛山市快速路网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向交通干道,未来,潭洲隧道既承担区域间过境及对外交通,也承担着组团间和沿线出行交通量。

项目建成后,将缓解顺德南北向交通压力,还将串联起顺德南北双都会中心,将南海大沥、桂城等三龙湾核心城镇串珠成链,成为区域开发建设的纽带,对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三龙湾交通一体化、加快广佛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完)

相关文章
  • 目标群体多为青少年!大量走私“二次元”淫秽漫画被海关查获
    目标群体多为青少年!大量走私“二次元”淫秽漫画被海关查获

    近年来,被称为“二次元”的漫画刊物销售火热,一些走私分子见有利可图,便将境外有淫秽内容的“二次元”漫画刊物,以伪报品名或海上偷运方式走私进境。去年以来,厦门海关缉私局共破获9起这类案件,查获涉嫌走私的“二次元”漫画刊物等非法出版物七万多...

  • 场内场外一样热闹!看“苏超”如何玩转“搭子经济”
    场内场外一样热闹!看“苏超”如何玩转“搭子经济”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正在进行第4轮争夺,赛场内外的热度也持续高涨。尽管球队以半职业球员和业余球员为主,但队员们在场上拼搏到底的精神,赢得了球迷和市民的高度认可,现场观赛人数超过3万人就是最好的例证。6月15日,在徐州奥体中心内,徐州队和镇江队...

  • 看病不用出远门 “家门口的医改”如何进行?
    看病不用出远门 “家门口的医改”如何进行?

    安徽省金寨县是全国最早实行县域医共体改革的地区。金寨县位于大别山腹地,过去县里医疗资源跟不上,患者小病自己扛,大病只能跋山涉水到市级、省级医院去治疗。县域内三分之一患者外流,医保基金亏损近8000万元。从2019年开始,金寨县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

  • 高考试卷是怎样评分的?记者探访北京评卷点
    高考试卷是怎样评分的?记者探访北京评卷点

    高考试卷是怎样评分的?总台记者探访北京评卷点→2025年高考已经进入评卷阶段,北京的高考评卷工作于11日正式启动,预计6月24日全部结束。今年,北京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六所高校设置了六个高考评卷点。昨天(16日),北京市举行2025年高考评...

  • @爱宠人士 出行游玩全升级 快来开启“携宠出行”新体验
    @爱宠人士 出行游玩全升级 快来开启“携宠出行”新体验

    近年来,我国宠物数量持续增加,《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过1.2亿只,较2023年增长2.1%,消费市场规模增长7.5%,达到3002亿元。带着宠物乘交通工具、住酒店民宿、逛公园景区……“和宠物一起看世界”成为很多养...

  • 百万人才缺口待补 “绿领”生力军培养开启
    百万人才缺口待补 “绿领”生力军培养开启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越来越严峻,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迫在眉睫,急需专业人才来解决难题。百万人才缺口待补 “绿领”生力军培养开启目前,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识,低碳经济领域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人才培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