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非遗)江永女书:始于深闺 惊艳世界
中新社湖南永州6月15日电 题:江永女书:始于深闺 惊艳世界
作者 唐小晴 李盈
“锦绣文章达万千,不信世间有奇文。永明女子好才学,修书传诵到如今。”这段神秘文字“藏”在湘地西南,千年女书在这里悄然传承。
女书是世界唯一现存女性文字,主要流传于湖南永州江永县上江圩镇蒲尾村。但女书究竟源于何时、由谁创造,如今依然神秘。
女书是一种表音文字,记录当地永明土话,字形长菱、纤细婀娜、笔画均匀,宛若秀美飘逸的女子,约有500至700个原创字符。与女书书法相伴随的坐歌堂、斗牛节等“女书习俗”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5年3月,在江永女书园,女书传人介绍女书书法作品。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摄 6月仲夏,一批批海内外游客来到蒲尾村女书园,学写女字、唱女歌。女书习俗传承人胡美月一天最多要给游客上10余堂课。她是已故女书自然传人高银仙的孙女,10岁时会读、写、唱女书。
在胡美月印象里,奶奶有很多手写女书作品,包括《卖花女》《三姑记》《劝解书》等。“奶奶有6个结拜姐妹,经常带我参加姐妹聚会。她们看的、读的、唱的、绣的全是女书。”胡美月说,每个女字代表多重含义,常被写在纸、折扇上,或绣于手帕、织在花带,妇女们唱习女书的活动称作“读纸”“读扇”“读帕”。
早期女书作品,大多是女性自身传记,多为苦情悲歌。她们借助创作、交流女书,倾诉、宣泄内心痛苦,获取精神共鸣和抚慰。因沿袭“人死书焚”习俗,加之女书自然传人相继离世,女书曾一度濒危。
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中南民族大学讲师宫哲兵和清华大学教授赵丽明等专家学者将女书公之于世,女书神秘面纱由此揭开。
“海内外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陆续到江永调研,把女书称为‘深闺中的字谜’,对女书在语言文字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学等多学科研究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其社会功能至今为现代文明所运用。”研究女书的湖南工商大学教授骆晓戈说,女字、女书、女歌、女红构成了女书习俗,是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化。
2025年4月,珠宝设计师高娟在湖南江永走访时,绘制女书世界里君子女的精神图腾八角花。(受访者供图) 目前,江永县恢复了读纸读扇、花山庙会、斗牛节、结拜姐妹、坐歌堂等女书习俗,逐步实现从单一女书保护向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转变。学术上,渐形成以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南女子学院等为代表的女书研究基地;《国际编码女书字符集》让女书真正进入国际语言规范序列。
随着女书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江永女书参与国内国际文化展览达120多场次,还亮相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作曲家谭盾创作的《13部微电影的交响诗:女书》先后在34个国家和地区奏响。
2025年3月,湖南长沙,珠宝设计师高娟展示用女字“春夏秋冬”(从左至右)设计的耳坠。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摄 江永女书亦逐渐融入时代、走进生活。女书月饼、春联、拜年贴是许多人走亲访友伴手礼,女书美甲、书签、团扇、陶瓷、手机壳等文创产品成年轻人时尚单品,女书元素服饰、包袋、珠宝等频现国际秀场。
“起初被女字独特的字体吸引,深入了解后,女书文化温柔且坚毅的精神震撼了我。”“90后”珠宝设计师高娟说,她用女字“春夏秋冬”设计的四对耳坠,取名“女书四时”系列,寓意四季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表达女书的生生不息。(完)
-
游击健儿逞英豪
前沿阵地上的新四军战士。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供图八路军115师骑兵向前线进发。 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游击队员隐蔽在青纱帐中伺机杀敌。 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全国抗战爆发后,日军大举进攻,侵略者气焰嚣张,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
世界沙滩飞盘精英邀请赛再临三亚 搭建全球飞盘青年交流舞台
央视网消息:2025年世界沙滩飞盘精英邀请赛将于7月12-13日在三亚大东海沙滩正式开盘,一场汇聚全球顶尖选手的飞盘盛宴正愈发临近。这是该赛事第二次落地三亚。本届赛事在去年精彩呈现的基础上,全面扩容升级,彰显三亚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强劲势能。值得一提...
-
这名美国退役陆军中校为何往来“飞书”580余封中国“寻亲”?
“罗教授,在你的研究中,你确定了14号机组飞机坠毁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吗?”“马西亚先生,询问了广丰当地人员和查阅档案,14号机坠落地经纬度是东经118°10′,北纬28°32′。”……2008年10月25日,罗时平与托马斯·马西亚在一次活动上相遇。受访者供图 这是...
-
总票房突破30亿!暑期档电影迎来动画盛宴 20部影片每周上新→
网络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2日13时51分,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30亿。作为每年暑期档的生力军类型,今年的动画电影尤其热闹,几乎每周都会有新片上映,目前已有约20部中外动画电影定档。国产动画影片中,既有经典IP新作续作,也有全新原创故事,可以满...
-
遇见非遗丨桑木琴音飞出南疆小村
7月11日清晨,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弥漫着桑木的清香。村民努尔冬·司马义蹲在院角,手掌抚过一段桑木切面,上面的年轮如同唱片纹路。他正用锉刀细细打磨一把弹拨尔的琴颈,木屑簌簌落下。良久,他缠绕好琴弦拨弄,“听,这个声音才对。”...
-
湘巴藏戏的希望,跟着小小的身影往前奔!
7月16日,记者跟随“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集中采访团来到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非遗公园,发现这里热闹非凡。附近的老乡们早早就搬来板凳,备好水果、酥油茶,像过节一样聚在这里。马上,6支湘巴藏戏队将在这里汇演,为他们呈上一场视听盛宴。(等待看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