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

2025年02月18日 来源:点击: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的通知。

其中提出,适度发展农业生产。省级文物、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就保护范围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对大遗址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排查,编制处置方案,报请国家文物局、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论证确定后,稳妥有序,分类处置。

经论证造成明显影响的,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定期体检评估,在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对大遗址保护范围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进行适当优化调整。不造成影响的,可采取进一步措施,根据文物保护规划相关管控要求确定兼顾文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因文物保护利用涉及占用耕地的,依法依规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通知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要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43号),进一步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进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全覆盖

(一)评估现行规划。已有保护规划超期或临近期限的, 省级文物主管部门指导市县文物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评估结果为适用的规划,可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告继续延期执行;评估结果为不适用的规划,应启动规划修编。修编应明确重点任务和目标,并将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作为修编文本的附件。

(二)分类编制规划。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全面组织排查本地区大遗址保护规划工作情况。尚未编制规划的,指导市县文物主管部门明确编制任务要求、时间节点,尽快完成编制、报审和公布,实现100%覆盖。保护管理条件复杂、面临较大城乡建设开发压力的大遗址,应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编制体例系统全面、内容详尽完备的保护规划,确保管控措施的系统性和规划目标任务的可执行性。保护管理条件简单、面临城乡建设开发压力较小、现状保护为主的大遗址,可简化保护规划编制体例,通过编制图则的形式科学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完善相应管理规定。跨区域线性大遗址、大遗址片区,可由省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纲要。

二、做好文物保护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

(一) 分类确定土地用途。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组织编制大遗址及周边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时,应依据相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综合考虑文物安全、环境协调、功能协同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具有保护价值且未作其他用途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近现代史迹及纪念建筑等用地,应明确为文物古迹用地;保护区划范围内,经市县自然资源、文物主管部门评估认为与文物保护利用要求不冲突的,可保留土地现状,根据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进展,适时按程序调整为文物古迹用地。

(二) 加强规划衔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依据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文物主管部门协同研究划定保护区划,明确空间管控引导措施。文物保护规划报审前,应附具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文物保护规划与相关国土空间规划和“一张图”衔接核对一致的意见;批复后30日内,应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供保护区划及空间利用的内容,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三、统筹文物保护和农业农村发展

(一)适度发展农业生产。省级文物、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就保护范围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对大遗址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排查,编制处置方案,报请国家文物局、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论证确定后,稳妥有序,分类处置。经论证造成明显影响的,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定期体检评估,在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对大遗址保护范围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进行适当优化调整。不造成影响的,可采取进一步措施,根据文物保护规划相关管控要求确定兼顾文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因文物保护利用涉及占用耕地的,依法依规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省级文物、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指导市县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地方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将大遗址文物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纳入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对纳入监测监管平台的大遗址保护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暂缓建设高标准农田。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农业生产等活动中发现文物的,应保护现场,及时报告所在地文物主管部门,经文物主管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实施。

(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支持位于文物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的保留村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升乡村风貌、改善人居环境,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和农耕文化,发展绿色低碳业态,打造文物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和美乡村”典范。

四、强化用地保障

(一)统筹用地指标。市县文物、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每年定期梳理大遗址用地需求。涉及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地方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耕地占补平衡中予以积极保障,市县计划指标不足、耕地占补无法平衡的,可按规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筹解决。

(二)突出重点保障。由国家文物局、自然资源部共同确定重要大遗址清单。对于列入清单且文物保护规划已按程序统筹纳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经所属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筹确实无法保障的,可由省级文物、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联合报请国家文物局、自然资源部研究解决。

三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

三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

相关文章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