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圣狮:数字化“寻·展古村落”助推侨乡文化“出圈”
中新网中山2月16日电 题:中山圣狮:数字化“寻·展古村落”助推侨乡文化“出圈”
作者 张璐
走进古迹遍布的广东中山沙溪镇圣狮村,坐落在惠来街的“阮家旧宅”“圣狮民俗馆”“圣狮村史展览馆”等楼馆内,数字化的“寻·展古村落”展厅吸引着八方来客,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圣狮村建村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这里古迹遍布,凤舞盛行,侨胞众多。自晚清以来,旅居海外华侨纷纷携资返乡,建起一栋栋中西合璧的侨房,被形象地称为“西装屋”。
在共青团广东省委实施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中,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2022年组建“筑梦圣狮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与圣狮村签合作,开展数字化“寻·展古村落”项目,助推侨乡文化“出圈”。
阮家旧宅楼高三层半,建于民国时期,由华侨捐资兴建,是当地近代重要史迹的代表性建筑。2015年以来,在圣狮村华侨、归侨的捐助下,阮家旧宅分期修缮,现为圣狮村华侨文化展览馆和圣狮“侨胞之家”。
“阮家旧宅的外立面融合欧洲古典石柱与岭南特色趟栊门,室内保存大量完好的灯影花、木雕屏风等工艺造品,是经典的岭南侨房建筑。”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阿丽莎说,这栋大宅是圣狮村与海外侨胞的情感链接,蕴含着丰富的华侨文化。
2025年1月,阿丽莎介绍“寻·展古村落”项目。张璐 摄 阿丽莎称,阮家旧宅留存着很多侨胞资料和侨捐物品,实践队队员进行精细化拍摄和建模,并对侨文化的相片、字画等作了数字化的修复。许多海外侨胞返乡时,不约而同来到这里,通过“数字展厅”,寻找祖辈足迹和家乡记忆。
圣狮村海外侨胞约有4500人,比户籍村民还多。圣狮村村委阮嘉诚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沙溪四月八”民间艺术巡游活动时,很多海外侨胞捐资家乡,组团回乡参加表演。其中,观演圣狮凤舞是重头戏。
2024年5月,“沙溪四月八”民间艺术巡游活动现场。刘诗觉 摄 圣狮凤舞诞生于明末清初,是圣狮村村民独创的一种图腾舞蹈。其表演动作呈现觅食、舔羽、展翅、开屏等栩栩如生形态,民间广为流传,被列入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名录。
“我们借助机器扫描和高清图片拍摄等技术,对‘非遗凤舞’的表演细节特征进行全方位记录,运用3D建模技术构建凤凰形象,设计开发凤舞的文创产品。”阿丽莎介绍,实践队精心打造以凤舞为原型的“凤凤”IP和以游客身份出现的“昱昱”IP形象,通过这两个IP人物展开生动有趣的圣狮村研学故事线。
圣狮村至今保留有狮山古海遗迹、圣狮正码头、百岁牌坊和百年华侨捐资团益公会旧址等众多古迹。阮嘉诚说:“圣狮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次与‘寻·展古村落’团队合作,正是希望通过高校的实力,充分挖掘和利用圣狮宝贵的文化遗产。”
图为百年华侨捐资团益公会旧址。刘诗觉 摄 近年来,实践队通过三维建模、VR全景、数字孪生等技术,将圣狮村历史久远的文物建筑、民俗文化和侨乡文化精准记录和动态呈现。目前,实践队正设计运用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游客扫码即可“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圣狮侨乡文化遗产的魅力。
“在口述史采集、老照片数字化修复过程中,村民们主动分享家族记忆,年轻一代通过短视频传播村落故事,文化认同感在代际间自然传递。”阿丽莎表示,数字化为圣狮古村落文化提供“云端备份”,可视化则通过文旅融合、线上展览等形式,推动侨乡文化遗产走向海外。(完)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日常生活中,看到可爱的小朋友,不少人都会忍不住想要亲一口。但是这种看似很常见的举动,却很有可能让宝宝患上“亲吻病”。那么,究竟什么是“亲吻病”?又有哪些典型症状呢?孩子发烧 小心“亲吻病”最近,河南郑州的4岁小男孩儿恒恒突然高烧到38℃,家...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习近平: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劳动者,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勉励广大劳动者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引领推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
微视频|出圈出海出彩!看中华文化魅力
当下的中国,文艺、科技、产业在不断碰撞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早年间以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