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箜篌韵新声
中新社河南新乡2月16日电 题:千年箜篌韵新声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在2025年河南卫视春晚舞台上,中国古画里的箜篌乐师“复活”,联袂古希腊里拉琴、非洲科拉琴、苏格兰古竖琴、古印度凤首箜篌等乐器演奏家,共奏一曲《美美与共》,备受好评。
“这是世界‘泛箜篌类乐器’家族一次难得的相聚。”中国音乐学院箜篌专业教师鲁璐为该节目作曲并弹奏中国箜篌。她认为,这次创作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尝试。
箜篌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兴于汉,盛于唐,既是宫廷雅乐的主角,亦曾流行于民间,古石刻、壁画、绘画及诗词作品中多见其身影。“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代诗人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生动描绘箜篌的美妙音色。
时光流转千年,中国古箜篌之音已成绝唱。中国箜篌青年领军人物鲁璐介绍,明末清初,箜篌一度失传。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音乐工作者着手仿制复原箜篌,现代箜篌得以涅槃重生,并以典雅之姿、空灵之音受到世人喜爱。
鲁璐出生于河南新乡,一座黄河边的城市,这里被认为是古代箜篌的重要发源区域之一。在她看来,箜篌是一种既有中国血统又兼具世界基因的乐器,是音韵之美与文化之美的融合。
“中国古代箜篌分卧箜篌、竖箜篌及凤首箜篌三种形制。其中,卧箜篌起源于黄河流域,竖箜篌和凤首箜篌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鲁璐介绍,箜篌历史传承悠久,至今世界上仍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寻迹箜篌历史或实物,她将这些乐器称为“泛箜篌类乐器”。
“传承箜篌文化,要为其寻根,还要有教育实践。”十多年来,鲁璐团队多次赴新疆寻根丝路箜篌,在新乡创建“久鼎箜篌博物馆”,展示复原仿制、创新转化的箜篌乐器实物,陈列“世界箜篌演变史”等研究资料,在全国各地培养了上千名箜篌师资人才、2000余名“箜篌娃娃”。
如今,箜篌频频出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上,均有鲁璐展示箜篌艺术的身影。2024年12月,“国际泛箜篌类乐器非遗保护传承交流会”在新乡举行,来自中国、英国、希腊等8个国家的演奏家携琴而至,箜篌文化在此交融碰撞。
“箜篌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鲁璐表示,音乐语言诉说着人类情感与命运,箜篌搭建起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完)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