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的年,从这一碗汤开始……
“家家(武汉方言,意为“外婆”)也每天在等到我
哪一天能回家
铫子煨的藕汤
总是留到我一大碗……”
武汉歌手冯翔在民谣《汉阳门花园》中这样唱
新鲜出炉的湖北铫子藕汤。中新社记者 邹浩 摄在风物富饶的湖北
若要论年夜饭上的“C位“
铫子藕汤当之无愧
走在武汉老街、小巷
不经意间就能闻到哪户人家厨房飘出的藕汤香气
这融合着莲藕、肉香与胡椒的香气
冲散了空气中的寒冷
引得路人口齿生津
恨不得立马端起一碗热腾腾的藕汤
大快朵颐一番
铫子藕汤。中新社记者 邹浩 摄铫子,是一种带柄有嘴的小锅
通常由沙土或金属制成
历史可追溯至汉代
古时铫子用于熨烫衣物
也可温酒、煮茶
而对湖北人而言
它是煨汤不可或缺的烹器
热腾腾的铫子藕汤。武汉市商务局供图湖北人煨汤的铫子大多是不上釉的粗砂制成
看上去朴实无华
摸上去手感粗砺
从厨25年、专注楚菜研发和制作的李江涛介绍
粗砂铫子透气
能充分吸收油脂,让汤不油腻
再加上铫子受热均匀,保温性强
能“锁”住汤的鲜味
相比于铁锅炖汤
铫子不容易把汤水煨干
无需频繁加水
保留汤原本的色泽
减少食材中的营养物质流失
也让汤更加原汁原味
既美观又可口
因为常年的煨炖
老铫子的内壁被一层层油脂包裹起来
因此只需一点温火
铫子里的汤水就能“咕噜咕噜”地冒泡
慢慢煨出精华
制作藕汤所需的食材。中新社记者 邹浩 摄
莲藕。中新社记者 邹浩 摄
腌制藕块。中新社记者 邹浩 摄
厨师制作铫子藕汤。武汉市商务局供图湖北作为“鱼米之乡”
莲藕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是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
自然成煨汤的首选食材
湖北藕粉糯、鲜甜
淀粉含量高,膳食纤维多
很适合搭配肉类煨炖
最受欢迎的是排骨藕汤
腊鸡、腊鸭、蹄膀、筒子骨等都是常见的搭配
厨师烹制铫子藕汤。武汉市商务局供图
厨师烹制铫子藕汤。武汉市商务局供图铫子藕汤做起来并不复杂
排骨斩块,用温水清洗
放在油锅里翻炒一番
莲藕去皮切块,用盐腌10分钟
藕汤不需要太多调料
少许生姜、盐、胡椒即可
小火慢炖1个多小时
排骨的肉质在炖煮中渐渐酥烂,骨香四溢
藕块变得红润,筷子一戳就烂
最后撒上一把香葱,即可出锅
咬一口吸饱汤汁的藕块
口感粉糯,拉丝绵长
喝一碗醇厚鲜香的藕汤
一股暖流从舌尖蔓延至全身,驱赶严寒
制作藕汤。郑子颜 摄
铫子藕汤。武汉市商务局供图
厨师烹制铫子藕汤。武汉市商务局供图若想自己在家煨一锅藕汤
李江涛还分享了三点秘诀
一是选材,莲藕选粉藕,不选脆藕
排骨最好稍肥一些
二是翻炒生姜,去腥,让汤汁呈奶白色
三是加少量腊肉,晒干的腊肉有“太阳的味道”
吃起来口感更浓郁
冬天,游子们只要一回家
长辈都会提前准备上一锅热腾腾的铫子藕汤
可以说,只要看到了藕汤
就相当于冬天来了,要过年了
湖北人的年夜饭餐桌上,基本都有藕汤
作为一名楚厨
李江涛也致力把铫子藕汤的文化和经典做法教给徒弟们
希望这道传统菜能不断地传承下去
让在外游子一解乡愁
铫子藕汤。中新社记者 邹浩 摄这道再寻常不过的汤肴啊
浓缩着家人最纯粹的爱
它就像一根纽带
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连接着家乡与远方
作者:武一力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日常生活中,看到可爱的小朋友,不少人都会忍不住想要亲一口。但是这种看似很常见的举动,却很有可能让宝宝患上“亲吻病”。那么,究竟什么是“亲吻病”?又有哪些典型症状呢?孩子发烧 小心“亲吻病”最近,河南郑州的4岁小男孩儿恒恒突然高烧到38℃,家...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习近平: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劳动者,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勉励广大劳动者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引领推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
微视频|出圈出海出彩!看中华文化魅力
当下的中国,文艺、科技、产业在不断碰撞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早年间以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