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高等教育必须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27日,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人民网2024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书记、校长、专家和师生代表聚焦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出席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辉作为高校代表发言,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坤作主旨报告。
会上,李楠表示,强国建设呼唤行动派,教育发展需要实干家。衷心希望各位专家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碰撞思想火花,交流真知灼见,推广创新举措,共同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献计献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愿与各方携手,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奋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水泉表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个根本性变化集中体现在我国教育迈入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打开新局面、实现新发展。
刘辉表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当前,教育强国建设已进入关键窗口期。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希望高校、媒体和社会各界携起手来,胸怀“国之大者”,矢志不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坤表示,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中赢得主动,关键要有人才的支撑,教育领域要主动寻求改革。加快智慧教育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真好用、真管用的应用开发上下功夫;要坚持学用结合,在真场景真实践的数字环境上谋创新;要坚持资源互通,在真联合真共赢的协同发展上聚力量。
当天,多位高校书记、校长聚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拔尖人才培养,激发高校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强化科教融汇,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凝聚共识。当天论坛上还发布了“AI园丁计划”,以及2024年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情况分析报告。(完)
- 上一页:澳门大学举办开放日活动
- 下一页:杀猪饭,乡村里的“高级乡愁”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