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违规学科培训调查:藏在居民楼里的“兴趣班”五百元一天
藏在居民楼里的“兴趣班”五百元一天
记者调查线下违规学科培训
调查动机
近日,有天津读者向记者反映,其所住小区存在以兴趣班为幌子开展学科培训的机构,机构老师对外宣称整个寒假都提供学科培训,“把孩子送过来,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孩子功课和作业”。
前不久,北京市东城区和平谷区“双减”工作专班相继发布了关于违规培训情况的通报,4家机构涉嫌违规组织开展线下学科培训。专班表示,将针对违规学科培训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处置举报线索,强化巡查检查,严厉打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不得占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进行学科类培训。为何违规学科培训仍屡禁不绝?如何进一步有效治理?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法治日报记者 韩丹东
“我们这边最近主要提供的是寒假托管班,有4人小班和8人大班两种选择,价格则会根据孩子现在就读的年级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来定。小班是500元一天,寒假托管时间是从年前一周开始到开学前几天,具体时间根据情况调整。”
根据读者提供的线索,《法治日报》记者近日来到天津某小区一家位于居民楼内的课外培训机构。机构工作人员翻开宣传册,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的机构虽然规模不大,但负责教学任务的都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孩子只要送到这,功课和作业就不用家长发愁了。”
当记者询问孩子上学期间有无培训班时,对方表示,上学期间机构提供周末培训服务,价格和寒假差不多,家长只需要周末上午把孩子送过来,下午接走就行。周末既有全科培训,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科目的培训。
对于记者“培训是否稳定,会不会中途停课”的担忧,机构工作人员称,机构位于小区内,他们已经打点好邻里关系,居民不会举报。“如果真有人问起,我们会说这里是兴趣班,教孩子硬笔书法的,不存在补课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双减”政策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但由于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业成绩的过度关注,以及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等,仍有一些培训机构无视规定,在隐蔽场所违规开展学科培训班,还有少数老师违规在家中开设补习班。
李女士的孩子就读于浙江杭州某中学,她告诉记者,她孩子所在班级目前有不少同学在周末上线下学科培训班。当被问到是否了解“双减”政策时,李女士说,开家长会时老师经常提及并强调不要让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班,但“补课”现象依旧层出不穷。
“大家都在上,我们也没办法。中考这么重要,小孩学了这么久就是为考个好学校,所以我们也给孩子报了周末的辅导班。家长们问起的时候,都说在上兴趣班。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李女士说。
根据李女士提供的线索,记者联系了杭州市某培训机构,记者以初中生家长的身份进行咨询,询问是否有周末学科培训班,工作人员要求记者提供孩子所在的具体学校、班级、姓名乃至班主任姓名等信息,称提供了这些信息才会给相关培训资料。
由于记者没能立即提供相关信息,对方便称:“我们这里只有兴趣班,‘双减’政策已经实行了,我们不会‘顶风作案’。”
一位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些培训机构确实存在违规学科培训,包括她所在的机构。因为大家对“双减”政策很了解,知道自己是违规的,所以都非常谨慎,如果不是熟人介绍,面对咨询通常需要对方提供详细的学生信息。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还存在少数老师在家中违规给孩子辅导学业的现象。天津一初中生家长告诉记者,他给孩子周日报了两个班,上午两小时政治,下午两小时物理,都是去老师家里学习,五六个学生一起上课,每节课300元。
记者采访北京、天津、浙江杭州多位初高中家长,大家表示,会给孩子在节假日报名学科类辅导班,有家长直言,身边很多人都报辅导班,自己孩子不报,怕学业跟不上。
实际上,从各地查处情况来看,违规开展校外培训的机构并不少见。近期,北京市通州区、海淀区、大兴区等区“双减”工作专班相继发布了关于违规培训情况的通报,其中涉及多起案例;广东省广州市公布第四批共6起校外培训违法违规案例,有机构被罚550万元;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通报,10月8日至10月31日,全市共查处52起违规校外培训,其中隐形变异学科培训11起,擅自举办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无证非学科培训)40起,其他违规行为1起。
上海诚康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大成说,2023年10月15日开始施行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明确,未经审批的校外培训、变相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超出办学许可范围的培训等均属于违规行为。
“尽管近年来出台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多个旨在整治、限制学科类的政策性文件,但仍有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违规开展线下校外培训,还有少数老师在家里私自开设补习班。根本原因在于家长的需求、学生学业成绩的压力,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张大成说,屡禁不止的原因还在于利益驱动、违法成本较低。
如何才能有效打击和治理线下违规开展校外培训?
张大成建议,应当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教育、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对违规校外学科培训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同时加大对违规校外学科培训的处罚力度,对未经审批的校外培训、变相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超出办学许可范围的培训等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停止办学等,提高违法成本。还要加强对已审批培训机构的动态管理,避免出现正规培训机构转成违规校外培训机构的情况。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要对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加以改进,真正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不只从学习成绩来评定甚至决定其发展,只有改变这一状况,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违规学科培训的问题”。
为此,储朝晖建议,应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看待孩子的学业成绩。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还应加大对‘双减’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违规校外学科培训危害的认识,让家长、学生和培训机构自觉抵制违规校外学科培训。”储朝晖说。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日常生活中,看到可爱的小朋友,不少人都会忍不住想要亲一口。但是这种看似很常见的举动,却很有可能让宝宝患上“亲吻病”。那么,究竟什么是“亲吻病”?又有哪些典型症状呢?孩子发烧 小心“亲吻病”最近,河南郑州的4岁小男孩儿恒恒突然高烧到38℃,家...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习近平: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劳动者,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勉励广大劳动者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引领推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
微视频|出圈出海出彩!看中华文化魅力
当下的中国,文艺、科技、产业在不断碰撞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早年间以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