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黄金牵出留学生被骗案
公安机关提醒群众注意辨识资金来源不明的非正常交易,确保财产安全——
一块黄金牵出留学生被骗案(法治头条)
中央宣传部、公安部6月16日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加大反诈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切实营造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
近日,江苏公安机关披露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揭露犯罪分子的新套路,提醒群众注意辨识资金来源不明的非正常交易,确保财产安全。
——编 者
“没问价格、不挑款式,也没有询问是否有优惠,却要一次性购买45万元的金条。”今年2月25日,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接到辖区内一家黄金店铺报警,店员称一名女子行为可疑,购买大额金条时神色慌张。
接警后,秦淮分局月牙湖派出所民警徐响到现场了解情况:来自辽宁的郭某自称与丈夫来南京旅游,出来散步顺便购买金条用于收藏。
“游客一般会购买小件黄金首饰,但她直接购买大额金条,不符合常理。”徐响认为当事人可能正在遭受诈骗,于是详细询问。民警发现,其购买黄金的45万元竟是在两小时前刚刚收到的。
郭某为何收到大额转账?又为何要将到账款全部购买金条?当前,受害人通过邮寄黄金被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多发,面对这些疑点,民警决定进一步开展调查。
锁定转账身份,民警展开资金追踪
民警对郭某进行反诈劝阻,同时核实其购买黄金钱款的来源。起初,郭某抵触情绪明显。
经过民警疏导,郭某吐露:“何某是我朋友,三年前向我借了45万元,这是对方偿还的欠款。”郭某说,自己手机里存有何某的联系方式。民警随即拨通了何某电话。
“请问是何某吗,你为什么会给她打款?”面对民警提问,何某说出了截然不同的原因:“郭某需要用钱,向我借了45万元。”
二人的说法互相矛盾。“我们推断二人并非朋友关系,很可能是诈骗的‘上下游’。”月牙湖派出所副所长徐寅说,为查明真相,民警转换调查方向,从银行转账记录入手展开追踪,迅速联系分局反诈中心,对该笔资金的来源进行追查。
反诈中心启动核查机制,发现该笔资金是何某父母转账给他的。随后,何某母亲、家住江西九江的孔女士接到南京警方电话。在确认民警身份后,孔女士表示,何某是一名19岁的留学生,几天前前往澳大利亚,孩子称学校需要家长转账、提供存款证明,保证家庭有经济实力,遂向其转账45万元。
相隔万里劝阻,受害人道出案件实情
何某父母得知何某可能遭受诈骗后,第一时间联系孩子,但此时何某已不接听父母和民警电话。何某父母心急如焚,通过澳大利亚的朋友联系当地警方才在学生宿舍里找到何某。
“刚开始我在想,是不是儿子的卡被盗取了,就让儿子把存款信息发给我看。”孔女士给儿子发微信要存款截图。她发现截图显示45万元还在账户上。
难道是警方搞错了?孔女士心头浮现疑惑。“我们非常肯定何某账户上的钱已经转到其他人账户。”面对警方回复,孔女士将儿子发回的存款截图进行多方求证,发现该截图是通过技术手段合成的。
“儿子,妈妈特别担心你的安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不怪你!”面对母亲耐心劝导,何某终于道出实情。
原来,何某飞抵澳大利亚不久就遭遇了诈骗。2月23日,由于欠费停机,何某重新买了电话卡。在电话卡的包装上贴有“客服电话”,他便打过去,想了解之前为什么停机。
电话接通后,对方称何某涉嫌洗钱等犯罪,恐吓何某会因此被逮捕,可能会被遣送回国,还向其出示伪造的通缉令和大使馆的批文等。
出国留学不易,何某担心会因为此事耽误前程,便相信了对方的说辞。没想到,却是遭遇了冒充公检法电信网络诈骗。
顺藤摸瓜调查,诈骗分子竟实施“两头骗”
案情明朗后,为确保资金安全,秦淮分局反诈中心迅速对郭某的银行卡账户采取止付处理,月牙湖派出所将郭某依法传唤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开展审查。
郭某为何要帮境外诈骗分子转移资金?不承想,她竟也是“受害者”。
郭某供述,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助农广告后,随即关注了助农“导师”,在“导师指引下”,郭某安装了一个扶贫助农的软件。“导师”称,可以助其申请到“精准扶贫”款项279万元,但需要郭某前往外地购买黄金包装一下。这名“导师”给郭某转了2900多元费用,并让郭某前往南京买黄金。
面对巨大诱惑,郭某早已冲昏头脑,按“导师”要求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件和银行卡,并提前来到南京等待“指令”。在收到何某转账后,郭某按“指令”前往线下金店购买金条,并要求当场带走。
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这名“导师”就是诈骗分子,并企图通过黄金交易完成赃款洗白,郭某也彻底沦为诈骗分子洗钱的“工具人”。经查,郭某的行为违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相关规定,被依法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
在本案中,犯罪分子实施“两头骗”,一方面冒充公检法骗取留学生何某45万元,转入郭某银行账户;另一方面又诱骗郭某购买黄金实现线下洗钱转移赃款的目的。
“案件的迅速侦破,得益于警企合作联动的有效运行。南京警方定期为辖区企业进行反诈培训,积极营造社会面宣防氛围。”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副局长钱序宁说,将坚持防范为先,继续健全警企、警银联动机制,实现精准预警,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目前,公安机关已将45万元返还到受害人家属手中,及时报案的金店店员也获得了见义勇为奖励。
延伸阅读
为群众打造“防诈盾牌”
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近日,公安部刑侦局、国家反诈中心联合发布《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公布10类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为群众打造“防诈盾牌”。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社会危害严重,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实施,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发力,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撑。公安机关统筹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坚持依法严打,密切部门合作,推进综合治理,做好防范宣传,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有力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据统计,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9.4万起。自2023年7月开展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已累计抓获5.5万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彻底摧毁臭名昭著的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邻近我国边境的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被全部铲除。
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近年来,公安机关深入研究电诈犯罪“两卡”、通信链、资金链等领域打击治理工作,打通行业壁垒,堵塞监管漏洞,提升精准识别能力,有效提升反诈工作质效。同时,会同银行、通信等部门持续推进行业治理,健全完善预警劝阻工作机制,织严织密防控网络,最大限度预防案件发生。
如今,群众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反诈名片、云闪付APP“一键查卡”,以及工信部推出的跨境提醒服务,更好地识骗防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公安机关做实做细反诈宣传,提升公众防骗意识。同时,还创新举措,广泛发动群众,共筑反诈群防群治防线。福建厦门公安机关积极动员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防群治力量,组建1000余人的反诈志愿者队伍。江苏省常熟市公安局辛庄派出所联合发动568家单位成立反诈联盟,发展志愿者100余名,在辖区构建了189个反诈“微堡垒”。
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下一步,公安机关将全面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推动打击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坚定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本报记者亓玉昆整理)
人民日报 记者 白光迪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