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那些切了胃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 石睿)春天不减肥,夏季徒悲伤;浪费了春日,6月加把劲。
进入初夏,从明星到普通人,大家都想抓住“最后的窗口期”加紧瘦身。近日,有明星公开的“日均减一斤”“辟谷节食法”“切胃手术”等减肥“秘方”引发关注,这些减重方法有用吗?“切胃手术”可以一劳永逸解决肥胖问题吗?中新健康采访了相关医生对此做出解答。
判断胖不胖?除了BMI,也要关注腰围和腰臀比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主要标准,计算方式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中国成年人,BMI在18.5 kg/㎡与24kg/㎡之间为正常体重,达到24kg/㎡且低于 28kg/㎡为超重,大于或等于 28kg/㎡为肥胖。
从医学角度来说,BMI作为肥胖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更全面精准的检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减重外科负责人、副主任刘阳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介绍,中国人容易形成中心性肥胖,也就是脂肪较多分布在腹腔内脏,因此有些人BMI指标可能不太高,但腹腔内脏脂肪过多,导致脂肪肝、高血脂等疾病,需要引起重视。
医生为肥胖症患者检查身体。张瑶 摄 根据《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 年版)》,腰围、腰围/臀围比(WHR)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中国成年人男性、女性腰围分别大于或等于90cm、85cm,男性、女性WHR分别大于或等于0.90、0.85,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内脏脂肪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有腹部CT和磁共振成像。
快速减肥法?不适合普通人,每月减重5%更健康
“辟谷一周瘦8斤”“45天减肥成功瘦到脱相”,一些明星快速减肥的案例总能引起大家好奇,总结起来,快速减肥法的要点就是少吃、甚至不吃,这种方法是否科学?普通人可以尝试吗?
刘阳表示,快速减重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过度节食减掉的不一定是脂肪,而是伴随着大量脱水,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体内营养物质、甚至肌肉大量流失,因此不建议短时间内迅速减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推荐的减重速度是每月减掉其体重的5%左右,也就是大部分正常人每月可减重5-8斤。
他强调,普通人不要刻意突发性减肥,没有科学指导的极限节食往往会带来报复性进食,反复、大幅度的减重、复胖,会给身体带来不小的损害;而且,短时间内瘦身,在人均预期寿命七八十岁的生命长河中,从健康角度来看意义也不是特别大。
科学的减重方式是循序渐进,保持长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健康的运动方式,让体重常年保持在健康的范围之内。刘阳介绍,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运动不一定适合减重,可以到医院的运动医学科或骨科去寻求建议。
切胃手术有“奇效”?没有一劳永逸的减重方法
近日,曾创立大码女装品牌的杨天真瘦身效果明显,有网友质疑是否与她做过的“切胃手术”有关,杨天真回应称切胃手术是5年前的事情,体重下降是近半年,主要原因是经常运动,消耗大于吸收。
“切胃手术”是什么?是否能够通过手术方式来减重?多胖才能采用减重手术?做了减重手术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症的方法之一,不过手术治疗有明确的适应症。根据《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 年版)》,18-70 周岁年龄段中,BMI≥32.5kg/㎡人群;BMI≥27.5kg/㎡ 合并2型糖尿病人群;27.5kg/㎡≤BMI<32.5kg/㎡,内科减重无效,或者合并肥胖症相关其他疾病,内科治疗无效的人群,可考虑减重与代谢手术治疗。
刘阳介绍,如果肥胖症患者通过运动干预、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等各种方法,都无法控制体重及相关并发症,并且符合手术指证,可以考虑减重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常见的减重手术方式是胃袖状切除术、胃旁路术等。
山西344斤重男子缩胃减重。范丽芳 摄 他表示,“切胃手术”的表述并不准确,减重手术并非都是简单把胃切掉,而是缩小了胃的容积,以此限制摄食量、减少营养吸收,从而达到减重的效果。一般来说,患者做完减重手术之后,体重很快就会下降,第一个月大概能减掉体重的5%-10%,第二个月之后每个月可以减掉体重的5%左右,一年之后大部分人可以减掉多余体重的70%-90%。
“实现上述减重效果,需要患者术后改善饮食结构、保持合理运动。无论是减重药物、还是手术治疗,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停药或完成手术之后,依然有可能再次发胖。没有一劳永逸的减重方法,只有健康的饮食、运动习惯,才是终身保持好身体的关键点。”刘阳最后强调。(完)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