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当张骞后人“邂逅”中亚留学生
中新网陕西城固1月27日电 题:当张骞后人“邂逅”中亚留学生
中新网记者 张远
在室友王斌的热情推荐下,米飒与连杰26日从陕西汉中出发,乘坐高铁来到了张骞故里城固县,踏入张骞纪念馆找寻“丝绸之路”的足迹。
城固,这个具有江南气质的小城,因一个名字而被时常提起,这个人便是张骞。张骞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公元前138年及119年,先后两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开辟了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张骞也因功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公元前114年去世后葬于出生地城固。
米飒来自塔吉克斯坦,连杰来自乌兹别克斯坦,两位小伙子目前在位于汉中市的陕西理工大学学习语言。“我在乌兹别克斯坦听说过‘丝绸之路’,这是一条伟大的路。书店里也有相关读物,但印象不深。”连杰告诉中新网记者,这次亲身前往探寻很有意义。而米飒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则仅知道这是一条“贸易之路”。
图为米飒(右)与连杰在汉中站展示“通关文牒”。张远 摄 在汉中站,米飒与连杰通过工作人员介绍,在服务台领取了精致的“通关文牒”,这让二人颇为新奇。米飒指着其中的“文牒”二字,询问记者是什么意思。站内摆放的张骞卡通人物造型,也吸引了米飒与连杰上前与其合影。
汉中至城固乘坐高铁约12分钟。时值春运,过路汉中的动车组列车乘客满满。米飒告诉记者:“高铁很快,但坐上并没有感觉,而且很安静。来中国后,我喜欢坐高铁外出游玩。”
为了更好地保护张骞墓,当地政府在墓地四周修建了张骞纪念馆。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四千余件,其中珍贵文物两百余件。当日,前来参观的游客颇多。步入这个占地较大的纪念馆,米飒与连杰行走于抄手游廊“东张西望”,仍在学习语言的他们看着不同展馆的介绍有些“茫然”,不时询问记者该从哪里开始。
此间,正在馆内的张骞后人张利军看到二人,询问后得知是留学生,便热情地带着米飒与连杰开始了游览,并充当解说。“我儿时都知道我们的祖先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伟大事迹。小的时候,我在张骞故事当中长大,了解到他在行走中亚、西亚通往欧洲的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张利军一边介绍自己,一边讲解“汉博望侯墓碑记”。
作为张骞的第67代孙,张利军对馆内的文物藏品如数家珍。在“张骞出使西域图”前,张利军耐心地讲解着古代路线名称与现代地理坐标,驻足良久。连杰颇为兴奋地指着路线上的一点说:“这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城市,我知道。”
图为张利军(左)在为米飒与连杰讲解出使西域路线图。张远 摄 张利军告诉记者,近些年前来张骞纪念馆游览的人多了,张骞墓前也总放有游客带来的鲜花,“先祖的传奇故事不仅在纪念馆内,也在我们家族延续千年的历史记忆中。”
临别时,米飒与连杰向张利军表示感谢。“虽然有很多还听不懂,但馆内展出的张骞曾使用过的工具、日常生活用品以及路线图却深深吸引着我。”米飒坦言。
启程返回汉中,米飒说自己很喜欢中国。“这里很安全,语言学习结束后我想学习新闻专业,连杰想学习国际贸易。将来,我们都想在中国工作几年。”米飒称,目前唯一不适应的,就是当地的饮食有点辣。(完)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日常生活中,看到可爱的小朋友,不少人都会忍不住想要亲一口。但是这种看似很常见的举动,却很有可能让宝宝患上“亲吻病”。那么,究竟什么是“亲吻病”?又有哪些典型症状呢?孩子发烧 小心“亲吻病”最近,河南郑州的4岁小男孩儿恒恒突然高烧到38℃,家...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习近平: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劳动者,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勉励广大劳动者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引领推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
微视频|出圈出海出彩!看中华文化魅力
当下的中国,文艺、科技、产业在不断碰撞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早年间以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