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小改变,血脂降了、血糖低了、脂肪肝变好了

2025年06月19日 来源:点击:

同样是吃饭

有的人吃出了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甚至是癌症

有的人却吃出了健康

吃饭做出这4个小改变

改变一:先吃蔬菜后吃饭

改变二:用薯类、玉米替代部分主食

还有两个改变

能让血脂、血糖、血压都受益

还有助于减轻体重~

先吃蔬菜后吃饭 血糖好了、体重轻了

吃饭时的“第一筷子”,决定了你的体重和健康。相对于主食、肉类,非淀粉类蔬菜含有较多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延缓胃排空速度,使餐后血糖更平稳。其次,吃饭时先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蔬菜,可以帮助增加饱腹感,有利于减少主食摄入量,从而帮助控制体重。

健康的吃饭顺序:

·先吃凉拌的蔬菜或者热炒的蔬菜;

·接着再吃肉类或者是鱼类食物;

·最后再吃主食,建议粗细搭配。

以上吃饭顺序,适合大多数健康人群,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和体重超重人群,有利于二者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对于肥胖超重人群,体重下降还有利于改善脂肪肝。

注意:

消化不良、胃酸分泌过多等胃部有疾病的人群,空腹食用膳食纤维含量高的蔬菜,可能会造成胃部不适,这类人群更适合蔬菜、主食搭配食用。

饭前适量吃这种水果 对血糖控制更友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我国成年居民每天应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但对于吃水果的时间,很多人纠结是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

饭前可以适量食用低GI水果:

2023年,《营养素》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与正常吃饭、吃饭时吃低GI水果相比,饭前30分钟适量吃低GI水果,对血糖控制更有利。

·水果所含的膳食纤维能延缓胃排空的时间,减缓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

·低GI值(GI<55)水果能减缓血糖上升速度,对血糖波动影响更小;

·餐前吃水果,可以增强饱腹感,减少吃饭时高热量食物摄入,减肥期间也可以尝试。

比较推荐的水果有苹果、草莓、蓝莓、猕猴桃、柚子等糖分不高、升血糖速度慢(GI<55)的水果,可以在饭前30分钟食用100克左右的水果。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饭后吃水果:

在吃饱饭后,再进食水果,不利于血糖控制,尤其是血糖异常人群,更不宜在饭后食用水果。

这是因为,人在进食后会使血糖升高,如果此时再摄入水果,特别是升血糖速度快(GI>55)的水果,会使血糖上升得非常快,还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

此类人群推荐在饭后两小时进食水果,如9:00—10:00或15:00—16:00吃水果,但不要在晚饭后进食水果,也就是睡前不宜进食水果。

注意:

糖尿病患者每天水果摄入量应控制在200克以内。

用薯类、玉米等替代部分主食

吃饭时,可以用红薯、玉米、芋头等对血糖、血脂、血压有益的食物,替代部分精米白面类主食,尤其是“三高”人群。

红薯:

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在肠道可以阻碍糖、脂肪吸收,对于控血糖、控血脂有一定好处。红薯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于控制血压也有一定益处。

注意:

薯类食物摄入过多,可能会出现胀气等不适,消化功能比较弱的人群不宜过多食用。

玉米:

普通玉米和甜玉米升糖指数较低,相较于米饭、面食,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注意:

糯玉米GI值较高,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芋头:

芋头的热量、脂肪含量、GI值比较低,所含的淀粉颗粒消化率比较高,所以吃芋头饱腹感高、好吸收。

对于想要减重的人群或者是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用芋头替代部分主食,可以帮助减重、控血糖。

蒸米饭时加点“料”

蒸米饭时,可根据自身实际健康需求,在大米中加点粗粮,制成粗粮饭,对健康有一定益处。

大米+小米:健脾养胃

小米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铁元素及维生素E,可以将大米和小米搭配制成“二米饭”。

大米+糙米:通便防肠癌

糙米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生物活性物质,膳食纤维是大米的3~4倍。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加速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和肠癌。

大米+燕麦:降脂控糖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对于预防坏胆固醇升高有一定作用,适合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人群食用。此外,燕麦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饱腹感也较高,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吃饭时的4个小改变

全身都受益

1.吃饭时,先吃蔬菜再吃饭,有利于平稳血糖、减轻体重。

2.饭前30分钟适量吃低GI水果,比如苹果、草莓、蓝莓、猕猴桃、柚子,对血糖控制更友好。

3.用红薯、玉米、芋头等食物替代部分主食,血糖、血脂、血压都受益。

4.蒸米饭时加点“料”:

大米+小米:健脾养胃。

大米+糙米:通便防肠癌。

大米+燕麦:降脂控糖。

(CCTV生活圈)

相关文章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