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自然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吕少威)5日至6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共同主办,国家自然博物馆承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科技创新与自然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来自英国、德国、芬兰等多国博物馆领域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分享科技创新与自然博物馆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共同探讨自然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之路。
6月5日至6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科技创新与自然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主办方供图 本次论坛以“自然博物馆与科学传播”为主题,聚焦自然博物馆展藏品、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文创研发等主要业务内容,结合国内外博物馆行业及科学传播学科最新发展趋势,对未来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学传播创新工作展开研讨,旨在打造自然科学博物馆领域国际化、高层次的交流平台。
在连续2天的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以《太阳和人类的家园》为题,分享宇宙视角下人类对太阳的研究和运用。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带来《打造变革时代博物致知场景》主题演讲,深度分析通过展教研一体化的开放创新策略,打造变革时代博物致知场景,与观众共同拥抱大众科学浪潮。
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尼古拉·克莱顿(Nicola Clayton)以《动物王国中的伪装与欺骗》为题,阐述生物应对环境挑战等所采取的适应策略,介绍自然塑造心智的无限可能。国家自然博物馆首席科学家孟庆金带来题为《自然科学博物馆展览陈列方式的演变与发展趋势》主题演讲,通过对全球自然博物馆展览陈列类型演变的梳理,分析了不同陈列方法的特点及其主要适用场景。
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馆长约翰内斯·福格尔(Johannes Vogel)以《从锦上添花到不可或缺》为题,阐释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发展变化的世界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及发挥哪些作用。芬兰自然博物馆馆长保拉·坎卡安佩(Paula Kankaanpää)带来《馆藏的重要性——芬兰自然博物馆如何推动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主题演讲,探讨馆藏资源如何助力生物多样性研究。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分享如何依托“世界地质遗产地”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以“遗址原境叙事+数字技术赋能”,构建沉浸式科普生态。
国家自然博物馆党委副书记王世雯在《家校馆协同共育视域下的自然博物馆教育》主题演讲中,阐述通过展品资源转化、课程标准对接、教育理念输出等方式,实现三方互动和融合,推动家、校、馆形成相互依存的教育共同体对完善“大教育”格局的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是国家自然博物馆连续第三年精心打造的博物馆专题论坛,为中外博物馆交流搭建起富有创新性与专业性的桥梁,推动自然博物馆国际化发展水平。通过案例分享、国际对话与跨界合作,凝聚发展共识,形成创新合力,论坛将为全球自然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模式。(完)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