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辣椒、黄瓜、番茄,这些蔬菜咋挑选
茄子、辣椒、黄瓜、番茄
这些蔬菜咋挑选(信息服务台)
如何在菜篮子里挑出蔬菜中的“尖子生”,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日前,记者采访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舒金帅,针对茄子、辣椒、黄瓜、番茄四类蔬菜,为消费者支“挑选妙招”。
茄子:看“果环”辨嫩度,掂重量验水分
茄子是家庭餐桌的常客,其富含的花青素和膳食纤维对健康颇有益处。挑选时,首先观察表皮光泽,“紫茄要选深紫发亮的,绿茄则以亮绿均一为佳,表皮发白或斑驳的可能存放较久。”舒金帅说。
关键细节在果环:茄子萼片与果实连接处的白色带状环越大,说明茄子越嫩。手感上,新鲜茄子捏起来软硬适中有弹性,过软可能内部腐烂,过硬则可能是纤维老化。此外,果柄和萼片鲜绿带刺的茄子相对新鲜,在同等体积下,较重的茄子,水分会更足、口感更鲜嫩。
辣椒:按“用途”选品种,观“紧实”辨新鲜
甜椒适合怕辣人群,应选果肉厚实的;尖椒、线椒辣度中等,适合调味;小米辣辣味浓烈,少量即可提味。
新鲜度判断看三点:表皮颜色要鲜艳(红椒全红、青椒鲜绿),无褶皱或黑斑;轻捏时紧实饱满,软塌的可能失水;果柄需翠绿牢固,发黄或脱落的已不新鲜。舒金帅特别提醒,甜椒若出现局部软烂,可能是内部开始腐坏,不宜选购。
黄瓜:“小刺”“硬度”双指标,清香扑鼻更放心
“黄瓜是夏季补水佳品,挑选大棚黄瓜时,要避开‘激素嫌疑’。”舒金帅说,新鲜黄瓜表面应有均匀小刺,轻触易脱落,刺稀疏或脱落的多为老黄瓜。颜色需整体翠绿、两端不发黄,“颜色过深可能使用了激素,要谨慎。”
手感方面,紧实硬挺、按压无软陷的黄瓜更新鲜,发软的可能采摘时间长,易空心或腐坏。此外,凑近闻应有自然青草香,若带酸味或异味,可能是变质或农药残留所致。
番茄:自然成熟很关键,“弹性清香”是首选
市面上番茄品种繁多,如何区分自然成熟与催熟产品?
对于番茄,“自然成熟是关键”。自然成熟的番茄颜色均匀(全红、粉红或黄色)、表面有光泽,青红不均或颜色过艳的可能是催熟果。萼片鲜绿且与果实连接紧密,是新鲜的标志;若萼片发黑或脱落,说明存放较久。
触感上,轻按有弹性但不软烂的最佳,过硬的未成熟,过软的可能腐烂。自然成熟的番茄有明显清香味,催熟的则气味寡淡甚至无味,这是重要鉴别点。
选购蔬菜时,尽量避开表面异常光亮、有蜡质感或蓝色斑点的产品,这类蔬菜可能使用了保鲜剂或农药残留较多。优先选择根部切口白净、叶片无褐化的绿叶菜,如油麦菜、生菜等。
“记住‘看、摸、闻’三步法,结合不同蔬菜的特性细节,就能挑到新鲜健康的应季好菜。”舒金帅说。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