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简牍文物首次集中展出
中新社武汉6月6日电 (马芙蓉 付雅倩)“家国信史——长江中游简牍文物展”6日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启幕,集中展出珍贵简牍文物220余枚及其他相关文物20余件(套)。
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前,简牍是中国古代主要的书写载体。就考古所见,简牍主要流行在战国、秦汉以至魏晋时期,大致上承甲骨文和金文,下启纸质写本和刻本文献,在中华文明发展、传承脉络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独特学术价值。
6月6日,长江中游简牍文物展在武汉启幕。图为观众欣赏简牍。 张畅 摄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介绍,据统计,中国迄今已发现200多批、逾30万枚简牍,内容涉及法律文献、公私文书、文化典籍和卜筮、丧葬记录等。其中,长江中游是简牍出土最为密集的地区,从这个角度看,本次展览也是了解中国简牍的重要窗口。
此次展览由湖北、湖南7家文博单位与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系长江中游简牍文物首次集中展出。所展简牍从战国楚国简牍到秦简牍、两汉简牍和魏晋简牍,年代序列齐全,涉及律令、文书、数学、医学、天文、历谱、五行、诗赋等内容。
其中,不乏举世闻名的珍品。如,湖北郭店楚简中唯一有传世本的儒家文献《缁衣》,记载完整乘法口诀的湖南里耶秦简《九九表》,记载谋士游说秦王寝兵立义之辞的“中华第一长文觚”,记录西汉早期基层官吏“越人”生活百态的云梦睡虎地汉简《质日》,早期式占文献周家台秦简《二十八宿占》,考察秦代县级官制的珍贵资料里耶秦简《迁陵吏志》等。
6月6日,长江中游简牍文物展在武汉启幕。图为展出的里耶秦简《九九表》。 张畅 摄 “简牍所载内容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文化、思想、科技等各方面现状的反映。”陈伟表示,这些原始资料既可补充传世文献的不足,有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又架起古今对话之桥,无论从学术还是观赏角度,均具有重要价值。(完)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