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考将至如何陪孩子以最佳状态应考?专家为家长支招
中新网上海6月3日电 (记者 陈静)又到一年高考、中考时,在关键冲刺阶段,如何帮助考生们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3日,健康科普大平台——“上海健康播报”邀请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600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沪上医疗机构,送上“锦囊”,助学子轻装上阵,让家长从容陪伴。
专家们表示,高考、中考期间,饮食安全至关重要,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备考期间,把压力调成动力,让焦虑化为专注。应对“大考”,家长的理解和接纳非常关键。关心点到为止,适度留白更安心,避免把焦虑情绪传给孩子,做最佳后援。
专家们建议,合理搭配营养,摄入充足蛋白质以稳固免疫力,适量碳水保证大脑供能,同时多吃新鲜蔬果。尽量不吃生冷食品,谨慎选择含咖啡因的饮食。考试前后避免大幅调整饮食,不吃或少吃高油、高盐、高糖食物,也别过多大鱼大肉,否则既增加胃肠负担,也不利消化吸收。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医学科从恩朝副主任医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家长不要勉强孩子每分钟都投入学习,不要过度给予压力、不要过度管控和干预、不要过度叮咛和嘱咐。这位专家表示,有些家长认为全天候监督学习、制定严苛的作息制度等方式,能够确保备考效果。他们未能意识到,这种全方位的干预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机会。部分家长刻意营造紧张氛围,通过不断提高期望值、频繁与同龄人比较等方式施压,误以为这样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殊不知,这种持续的外部压力反而会抑制内在学习动机。
研究表明,父母的情商与情绪调节能力直接影响养育方式及孩子的情绪应对。从恩朝表示,如果父母能识别并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保持淡定,就更能成为孩子稳定的支持力量。父母可以把自己的情绪状态想象成“红绿灯”,采取对应行动。
这位专家解释,红灯要停:即察觉强烈情绪(如焦虑、愤怒、烦躁)占据主导,此时最容易失控,做出冲动言行,建议及时停下。可以温和地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现在需要几分钟平复心情,我们稍后再继续这个话题。”而后暂时离开当下的环境,给自己一些平复情绪的空间。他建议家长在讲话或行动前,做一个简单自我检查:“我将要说(或做)的是真实的吗?有用的吗?是友善的吗?”
专家表示,高考前夕,父母有效支持孩子的关键在于陪伴,而不是过度控制,审视并管理自己的内在状态时,方能营造一个更稳定、更支持性的环境,迎接高考带来的挑战。(完)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