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碳水”与“坏碳水”,你分得清吗

2025年05月31日 来源:点击:

近年来,人们习惯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称为“好胆固醇”,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称为“坏胆固醇”。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十分准确。前不久,“好碳水”与“坏碳水”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那么,碳水化合物究竟有无“好”“坏”之分?

禁食、断食不可取

最近,健康体重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控制体重的关键,在于实现吃与动的平衡。而很多人都更关注“吃”,于是,就有了两个颇受关注的新名词:“好碳水”与“坏碳水”。

这里的“碳水”二字指的是碳水化合物,因其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与水而得名,在营养学中也被称为“醣”。醣与蛋白质、脂肪合称为三大供能营养素。“供能”即为身体活动提供能量,为包括心跳、呼吸、消化、吸收、思考、记忆、新陈代谢等在内的一切生理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

在这三大供能营养素当中,碳水化合物无论从质还是量来说,都是最主要的供能营养素。直白一点来说,就是“人可以不吃肉,但不能不吃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都追求口腹之欲,但长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后果,是近半数的人体重超重、三分之一的人肥胖了。医学研究发现,超重、肥胖是糖尿病及一些代谢性疾病的根源,而此类疾病又与心脑血管病,甚至某些癌症相关,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

超重与肥胖虽然受一定的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源于能量摄入过多又缺少体力活动。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变“多吃少动”为“少吃多动”。

“多动”还好办,只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循序渐进,注意安全即可。“少吃”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因为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营养的支持,营养主要就是通过食物吃进身体的。吃多了不利于健康,少吃了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样影响健康。以能量而言,摄入过多会导致超重、肥胖,摄入过少则必定消瘦、虚弱甚至疾病丛生。可见,控制能量的必要前提,是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为此,首先要注意的是脂肪,因为1克脂肪能产生9千卡的能量,远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产能。所以要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每人每天低于30克,并应该优先选择含优质脂肪酸的食品,如鱼、橄榄油等。

碳水化合物往往以“主食”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于是,有人为了减肥,盲目相信禁食或断食的说法。还有一种叫作“生酮饮食”的减肥方法,即不吃碳水化合物。这种方法短期内确实能减肥,但很难持久,且不利于健康,为主流营养学界所不屑。

营养密度高、升糖指数低

营养学研究指出: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体的食物品种甚多,人们应该选择其中更有益健康者食用。那么,哪些才是有益健康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体的食物呢?

首先,作为一种有益健康的食品,其含有的营养素的种类应该丰富。举一个略为极端的例子,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以后方能为人体所吸收的形式。一杯含50克葡萄糖的水,理论上能在体内产生200千卡的能量,但是它除了产生能量之外别无其他营养。人们为了获取其他营养素,势必还需进食其他食物,而在进食其他食物的同时又摄入了能量,容易引起能量超标。所以,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来说,葡萄糖水并不是优质的碳水化合物。

同理,精制的糖、含糖饮料乃至精米、白面等,都不是优质的碳水化合物食品,营养学家称其“营养密度不高”,因此算不上是好的碳水化合物。

其次,碳水化合物食品经过消化,转化为葡萄糖吸收入血液,血糖便会升高,从而刺激胰岛素分泌,将其转化为能量加以利用。若胰岛素的分泌不及时或不充分,升高的血糖便会损害血管及相关组织。

各种不同的碳水化合物食品,进食后升高血糖的速度与高度皆不相同。升高血糖快且高的,称之为升糖指数高的食物。此种食物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对正常人而言,也不宜多吃。因此,营养密度高、升糖指数低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算是优质碳水化合物食物。

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强调,应进食一定量的全谷物(即非精加工谷物)、杂粮、豆类及薯类食物,就是因为此类食物都属于优质的碳水化合物。

其中,大豆等还含有一定的脂肪物质,且纤维素的含量较高。2022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纤维素25克至35克。纤维素在人体内能干扰胆固醇的吸收,延缓血糖的升高,为肠道中的益生菌提供养料,于人体健康颇为有益。但据调查,我国90%以上的居民纤维素摄入不足,因此,强调摄入此类优质碳水化合物食物甚为重要。

不同的人群对营养素的需求不尽相同,比如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薄弱,对上述食物的消化能力可能相对较差。营养学家建议,基于对健康的考虑,此类优质碳水化合物至少得占主食总量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可以在烹调上多下功夫,如熬粥、打成米浆等,以便消化吸收。

碳水化合物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中其他营养物质的密度,以及食用后引起血糖升高反应的强度。营养密度高的、升糖指数低的才可称为“优质碳水化合物食物”。

(作者杨秉辉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院长)

来源:解放日报

相关文章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