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醒得早,要警惕1种病!!!

2025年05月11日 来源:点击:

突然,你又一次醒了。

你看了一下身边的手机,又是凌晨的 3 点。你已经连续 2 个礼拜都在这个时间醒来,醒来后再也睡不着。

你以为过几天就好,现在看,似乎没有好转的迹象。你开始担心,甚至有点绝望……

这种“凌晨三四点睡醒后睡不着”的场景,你是否经历过?

这叫“早醒”,被定义为比预期起床的时间提前 30 分钟以上。

这里的预期时间,更多的是指你平时更多时间段的作息,而这里的 30 分钟,是一个参考时间,人毕竟不是机器,你不需要卡着表对照自己的睡眠。

当一个人频繁出现早醒的情况,难免会开始焦虑,迫切地想要寻找解决方案。有人可能会去医院,甚至想要让医生“给自己开点安眠药”,让自己的睡眠“重回旧轨”。

那么,频繁早醒,到底意味着什么?真的有必要吃安眠药吗?今天来详细聊聊。

想用药前,先来讨论一个问题

如果你正在为“早醒”焦虑,想要医生“开点安眠药”,建议先问自己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除了醒的早,白天的状态有受到影响吗?

1 没有太多影响

如果你的答案是,虽然醒的早,但白天状态(包括体力,脑力,情绪之类)也还行,其实不用太过担心。要是你最近睡得也早,那么一切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解释了。

人的睡眠有个体差异,即使同一个人,不同年龄阶段的睡眠节律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从年轻时候的“晚睡晚起”到后来的“早睡早起”。这种变化多数是生理性的,如果白天状态也还行,那就允许它们自然发生就好。

人能保持的高质量睡眠时间是一定的,是有限的。同样是 6 小时,如果你是晚上 12 点睡,那么醒来的时间常常是 6 点。如果你 10 点睡着,那么,醒来的时间就是凌晨 4 点附近了。在记录时间的机器(手表,时钟)还没有被发明之前的古老年代,祖先们醒来后只是觉得“啊,天还没亮”,于是要么继续躺一会,要么干脆起来开始新的一天。

这种“睡得早,自然就醒得早”的现象是一种整体的“昼夜节律前移”,如果你白天的生活状态不受这种节律的影响,那么也可以不做任何干预。

如果你的工作和生活要求还是希望自己晚一点醒,或者说,希望自己在后半段的夜晚睡的“更连续”一点,也可以咨询医生一起讨论和制定一个逐步整体推迟节律的计划。

2 有影响,白天很累、状态很差

如果“早醒”后的你白天状态很差,比如很累、容易犯困、情绪低落、精力不足等,那么这常常意味着有一些因素在破坏你的睡眠连续性。

干扰因素很多,比如不好的睡眠环境、不好的睡眠行为(白天睡太多,咖啡喝太晚,应酬酒太多)、潜在的身体疾病、心理精神困境、最近在吃一种新的保健品等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你的睡眠。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了几个月,或者是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没有改善,那是时候去现代医学门诊系统评估自己的问题了。

心理精神困境一个导致“早醒”的隐蔽原因

在所有可能导致“早醒”的原因中,有一个原因最值得花精力去讨论——心理精神困境,比如焦虑,还有抑郁。这是因为:和身体疾病相比,精神困境会更加隐蔽,被误解的范围和程度更深,背负的“耻辱感”也更多……事实上,早醒本身也是抑郁状态的经典症状之一[1]。如果你的“早醒”已经影响到了白天的状态,导致白天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建议启动“抑郁”筛查。同时,再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早醒和白天状态的关系?

很多人以为“我只要睡好了,白天情绪和精力就会好,一切的一切都是睡眠不好惹的祸”……这种想法只对了一半,如果只停留在这一半,会带来一个新的困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解决睡眠”上,让“睡眠”背负了太多压力,结果是要么更加睡不好,要么陷入安眠药的依赖。

其实,还有另外“一半”:抑郁本身也是早醒这类睡眠问题的原因。所以,综合来看,抑郁和睡眠问题互为因果,互相纠缠。既然如此,那么在问题解决上,与其只关注睡眠,不如同步处理睡眠和抑郁。照着这个思路,如果需要选择抗抑郁药,那么最好选择或优先讨论某种可以同步改善睡眠的[2]。总结来说,频繁醒的早,是否需要担心,需要看白天的是否会同步受到影响。如果没有,可以先按照目前的作息往前走一走。如果有影响,建议看医生,系统评估背后的“睡眠阻力”——包括身体的疾病,心理精神困境。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少有人走过的路》的开篇第一句话。

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不论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还是星光闪耀的明星;不论是底层的打工人,还是位高权重的话语人,没有人可以逃出人类共有的“存在主义困境”:艰难的选择与责任,对人生意义的拷问,时常冒出来的泰山压顶般的孤独感,以及潜伏在灵魂深处的死亡焦虑。所有的这些,都会带来情绪的波动起伏,也自然带来睡眠的波动。

在那些入睡困难和半夜醒来的夜晚,在那些疲惫不堪的白天,你我都回答一个永恒的问题:假如,从今往后,睡眠和精力无法回到从前,我们该如何带着注定的缺憾度过余生?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作者丨余周伟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睡眠公式》作者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