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嘴”蔡正元被戴脚镣24小时监视,岛内舆论斥司法追杀
中新网4月27日电(燕新台)“我是一个对生死看淡的人,我年纪也大了,早就买好灵骨塔的塔位,我会坚持真理、绝不屈服,不会向恶势力妥协……”面对赖当局又一例司法打压,曾任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的蔡正元语带悲壮地回应道。
又一桩司法追杀,蔡正元被裁定24小时戴脚镣
日前,作为多年前一桩陈年旧案(注:马英九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后,卖掉了该党旗下的中央电影公司、中国电视公司、中国广播公司,之后被民进党以所谓“贱卖”为由告发,曾任中央电影公司董事长的蔡正元亦被牵涉其中,此案被岛内媒体称为“三中案”)证人出庭的蔡正元,经岛内检方要求,被法官当场裁定需随身戴电子脚镣一年,24小时不能摘,洗澡时也得戴,还不能接近机场与港口,等同于限制出境。
蔡正元在社交媒体上传戴电子脚镣的视频短片,他誓言道,“电子脚镣可以监控他的行动,但不可能封锁他的心志!”他还称朋友提醒,让其戴电子脚镣是利用信号不好时抓他羁押禁见的“法律阳谋”,证明赖清德人马试图钻岛内法规漏洞“整他”。
图片来源:蔡正元社交媒体截图 “蔡正元突然被裁定要戴电子脚镣,引起很多人愤怒和不安。”台湾“梅花新闻网”引述台湾民众党民代张启楷观点质疑,全台湾大概只有100人戴电子脚镣,不是杀人犯就是强暴犯等重大恶行的犯人,蔡正元的案子有必要如此吗?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张启楷对此批评,从台湾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被羁押到蔡正元被戴电子脚镣、中国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主委黄吕锦如被收押,民进党的司法追杀已是“现在进行式”。
“主张两岸统一的台湾民众,都在赖打击范围内”
公开资料显示,1953年出生的蔡正元已年过七十,是北京清华大学法学博士,担任过岛内民代、中国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等职。2023年,他曾在携带族谱返回福建省泉州蔡氏家庙祭祖时透露,虽来台祖先至今超400年,但记录下来的族谱与蔡氏家庙中一字不差。
蔡正元因在岛内政论节目中以“时事评论员”身份犀利批评赖当局和“台独”,在两岸颇有知名度。他曾在台湾“中天电视”的政论节目中指出,赖清德把“台独”当“宗教信仰”,要将台湾洗涤成100%“台独”社会,岛内任何主张两岸统一,认同中国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民众,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
蔡正元遭遇赖当局司法打压,岛内网友亦愤愤不平,有人留言打气,也有人批评此举是“故意羞辱人”“太可恶、离谱”。据称,退出民进党的前民代郭正亮也是赖当局“黑名单”一员。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对于赖当局要“整他”的传闻,郭正亮坦言,自认为从没做过违法的事,若有“早就被办了”,这考验赖清德的“言论自由”。
台湾《中国时报》社论指出,民进党和赖清德的迷障在于,只要别人和大陆往来,不像他们一样主张“台独”,就要被打成“卖台”,都要依据“赖17条”的标准严审严查。台湾《联合报》社论说,赖当局上任即将满周年,逐渐显露走向独裁的迹象。(完)
- 上一页:朝鲜证实出兵俄罗斯协助收复库尔斯克
- 下一页:万开达高速公路岳溪河大桥贯通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日常生活中,看到可爱的小朋友,不少人都会忍不住想要亲一口。但是这种看似很常见的举动,却很有可能让宝宝患上“亲吻病”。那么,究竟什么是“亲吻病”?又有哪些典型症状呢?孩子发烧 小心“亲吻病”最近,河南郑州的4岁小男孩儿恒恒突然高烧到38℃,家...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习近平: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劳动者,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勉励广大劳动者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引领推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
微视频|出圈出海出彩!看中华文化魅力
当下的中国,文艺、科技、产业在不断碰撞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早年间以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