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抢票“外挂”软件被判构成不正当竞争

2025年04月28日 来源:点击:

近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中,其中一例“抢票软件不正当竞争案”引发关注。该案原告是一家知名娱乐票务代理公司,涉及的门票销售从演唱会到体育赛事,从话剧到亲子展览,几乎涵盖了现场娱乐的所有领域。而被告郑某忠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售卖针对原告App的抢票“外挂”软件。他开发的抢票软件通过技术手段模拟人工操作,可以提高订单信息的填写速度,并可在短时间内重复提交,增加了在原告平台抢票成功的概率。

这起案件被认为是全国首例认定抢票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例。一起来关注具体的案情。

被告销售抢票“外挂”软件

被票务平台起诉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杨裕昆:本案中,被告向消费者提供的是两款软件。使用蓝色软件开放设备底层权限后,用户就可以使用红色软件开始抢票,输入卡密,账号密码,想要抢的演出门票后,打开原告App,可以自动完成购票信息填写验证,并开始高频次抢票。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杨裕昆:与一般消费者人工抢票相比,使用被告的“外挂”软件,抢票成功率会大大提升。因为在人工点一次的时间内,被告的“外挂”软件已经可以发送上百次的购票请求。

  原告平台高级法务经理:被告销售专门针对我们售票App的“外挂”软件,破坏了我们的正常运营秩序,同时也破坏了公平的购票秩序,损害了我们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

法庭聚焦抢票软件

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

对于原告的说法,法庭认为,认定抢票软件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首先要考虑抢票软件是否属于互联网创新产品,其次还要考虑被告的行为是否影响票务平台的正常经营。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判员 刘蔚雯:被告销售抢票软件的行为不属于技术创新的公平竞争。抢票软件的原理主要基于模拟人工购票请求,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信息提交速度,刷新信息,以增加抢票成功的概率。这种方法在技术含量上并没有新创意、新进步,不属于当下互联网领域的新技术,不属于技术创新的公平竞争。

  抢票软件不属于互联网创新科技,法院接下来考虑的是抢票软件是否对票务平台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原告主张,抢票软件影响到了公司的正常经营,也增加了公司的运营负担。

  原告平台高级法务经理:由于抢票软件的介入,导致平台出现大量超出人为正常操作的下单请求,可能导致我们平台系统负载增加,响应速度变缓,超过了平台正常运营情况下应当负担的数据量,直接增加了经营成本。同时,抢票软件除了增加我们平台的经营成本,还损害了经营利益以及商誉。

同时,原告主张,抢票软件对大多数购票者而言是不公平的,破坏了先到先得的购票原则。

法院判罚被告向原告

支付两万元赔偿

经过审理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定被告郑某忠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判员 刘蔚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被告销售抢票软件的行为,虽然不会直接导致原告单场演出售票收益减少,但是客观上增加了原告平台的经营成本,损害了原告平台的经营利益和商誉,实际上侵害了原告的竞争利益。

  郑某忠开设的店铺经营了约四个月,其间每帮助用户抢票一次的费用为8.8元,法院最终判被告向原告支付两万元赔偿。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判员 刘蔚雯:本案中,被告向法院提交了销售涉案抢票软件的销售额记录,共有2000余元,同时法院也考虑到被告具有明显的侵权故意,同时侵权影响范围较广。最后法院综合考虑,原告的竞争优势、被告的主观恶意以及被告的行为对原告的损害后果等因素,确定了赔偿数额为2万元。

网络平台“抢票服务”

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记者观察发现,目前网络购物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存在着不少抢票服务,也有不少商家在平台上兜售抢票软件,已然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在网络购物平台,一家名为追梦人的店铺,记者提供了一场演唱会信息,店铺告诉记者,他们可以通过高科技帮助用户抢票,每张票加价100元,成功率90%以上。

这家网店销售的抢票软件,广告语直接写着,“全自动抢票软件黑科技,精确到毫秒,解放双手从现在开始。互联网时代,手抢肯定干不过科技”

记者发现在二手购物平台,有着众多的店铺提供抢票服务,一些商家也直接销售抢票软件。

法律专家:

“外挂”式软件应当纳入监管范围

法律专家表示,针对目前网络上仍然存在的大量抢票业务和抢票黑灰产业链,这起全国首例认定抢票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典型案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与制度导向价值。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这个案子具有非常大的典型意义。它不仅是针对抢票类软件,它针对嵌入式的、“外挂”式的,利用别人现有的市场份额,嵌入自己经营范围的,这样择肥而食的经营行为,起到警示作用。此前,对这样的行为认定,总是认为可能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是否要考虑行业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本案非常清楚,一方面干扰了其他企业的正常经营,另一方面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有非常大的损害。

专家表示,该案例的判罚,实际上并非只针对抢票软件,它对“外挂”式软件均有警示意义。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还包括一些像游戏的“外挂”,像视频网站中的插件式“外挂”,其实都应当纳入监管的范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