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峰改写董志塬腹地黄土与风沙的对话
中新网兰州4月23日电 (刘新艳 赵彬)谷雨节气过后,甘肃庆阳西峰区的黄土沟壑间,层层叠叠的绿意爬上峁梁。老一辈西峰人记忆中从春刮到冬的风沙、灰蒙蒙的天空,正在逐渐被漫山绿树、湛蓝晴空取代。
西峰区位于董志塬腹地,这里沟壑纵横,峁梁交错。为了改写黄土与风沙的对话,西峰人攥紧了手中的铁锹,开始了从“植绿”到“护绿”的生态守护。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武家川区。(资料图)唐昊 摄 “这些新绿爬满沟沟峁峁,就是护土的墙、生金的窝,比啥家底都实在。”58岁的张德和,足迹踏遍了西峰区7个乡镇的沟峁山梁。作为西峰区彭原镇义门村的种树“老把式”,农闲时,他总跟着当地绿化公司的工程队跑,哪里要挖鱼鳞坑、栽行道树,他就出现在哪里。
近年来,西峰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生态建设理念,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不断加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每年三月,西峰区便掀起“绿色总动员”,机关干部、学校师生、企业职工组成植绿队伍,向董志塬周边的荒山秃岭、干涸沟谷、公路沿线进军,栽下一片片防风固沙的“生态铠甲”。
庆阳市区干部职工在西峰区路堡村义务植树。(资料图)吴跃茗 摄 截至2024年底,西峰区已建成义务植树基地27处15200亩,栽植各类树木132万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栽下一片苗、凝聚一条心、守护一方土”的双重价值。
与此同时,西峰区全力打响“三北”工程黄河“几字湾”攻坚战,深入谋项目,积极争项目,努力落项目。2024年争取资金1120.8万元,实施了陇东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项目、2023年第一批森林植被恢复项目等5个项目,完成造林绿化(种草)面积60259亩。项目资金总量、实施面积为近三年最多。
随着林地面积逐年增多,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西峰区积极采取行动,通过公开选聘、精准培训,组建起一支128人的专业护林员队伍。
每天,护林员们都会按时踏上巡逻之路。仔细察看林地的每一个角落,巡查林区内有无放牧、野外用火、游客烧烤、林木损坏等情况。在防火期,护林员更是加大巡查力度,向周边居民和养殖户宣传防火知识,成为守护生态绿洲的“流动哨兵”。
西峰区运用无人机开展森林防火和隐患排查工作。(资料图)李丽娜 摄 同时,西峰区依托科技赋能,积极探索“无人机+”模式,发挥“空中哨兵”优势,构筑空地一体化“防火墙”。
“无人机飞行高度可达500米,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设备,对林区进行空中动态巡查,在可视范围内如发现烟雾或温度异常,就可立即定位并通报徒步巡护队伍前往处置。”西峰区森林消防大队宣传员李晋介绍说。
植绿于荒山秃岭,护绿在晨昏四季,守绿至草木成荫。截至2024年底,西峰区总土地面积149.89万余亩,其中林地面积46.46万余亩,占到总土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6.77%。(完)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日常生活中,看到可爱的小朋友,不少人都会忍不住想要亲一口。但是这种看似很常见的举动,却很有可能让宝宝患上“亲吻病”。那么,究竟什么是“亲吻病”?又有哪些典型症状呢?孩子发烧 小心“亲吻病”最近,河南郑州的4岁小男孩儿恒恒突然高烧到38℃,家...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习近平: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劳动者,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勉励广大劳动者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引领推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
微视频|出圈出海出彩!看中华文化魅力
当下的中国,文艺、科技、产业在不断碰撞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早年间以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