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鄄城:“法景融合” 绘就法治文化新画卷
在山东省鄄城县董口镇,黄河之畔、堤坊之侧,一座法景交融的广场悄然伫立,它以“黄河画鄄法润九州”为主题,将抽象的法治理念巧妙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人们出门见法、抬头看法,于休闲娱乐间领略法治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法治精神的熏陶,培养浓厚的法治意识。这,就是鄄城县河务局精心打造的鄄城黄河法治文化广场。
鄄城县河务局副局长宋昌介绍,法治广场匠心独运,精心打造了“从法如流、以宪为纲、法融于水、水育华夏”四大展示区。这里不仅是当地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更依托黄河文化阵地,成功搭建起“河校融合”研学新平台。近年来,已成功举办131场次研学实践活动,7700余名青少年参与其中,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黄河文化、传承爱国精神的热潮。
踏入广场,入口处半圆形广场中心,“黄河画鄄法润九州”主题石雕格外醒目。石雕呈稳定的梯形台状,寓意法治如同“压舱石”,为社会稳定筑牢坚实根基,营造出威严庄重的氛围。
绕过主题雕塑,便进入“从法如流”展区。法治溯源板块生动展示了法字的演变历程与法律的起源,上古四圣之一、被誉为司法始祖的皋陶仿铜雕塑静静屹立,无声诉说着法治在我国悠久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沿着广场继续前行,法治历程展示区细致梳理了从夏商周至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法律的演变脉络,清晰呈现出中华法治文化的发展轨迹。
方形广场中心,掌管律法的神兽獬豸雕塑格外引人注目。獬豸能辨是非曲直,是公正的象征,亦是中国法治的图腾。广场四周的法治人物展板,以黄河水为设计灵感,展示了狄仁杰、包拯等历代杰出法治人物及其对法治进程的卓越贡献。道路沿途的法治典故板块,则以趣味盎然的漫画形式展现七部著名法治故事,极大提升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
法治广场还设有警钟长鸣体验区和悟法亭。警钟时刻敲响,提醒人们增强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悟法亭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空间,让大家能够静下心来思考感悟法治文化与法律知识。
随后的展区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法治进程,从革命根据地法治建设到全面依法治国,彰显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法治取得的辉煌成就。宪法宣誓雕塑宛如一面巨型红色旗帜,长7.8米、高3.8米,上面放置着宪法和宣誓誓言,庄严肃穆,吸引众多机关单位和青少年团体在此开展活动。
“法融于水”展区紧密结合黄河主管机关的行政执法职能,集中宣传了六部国家法律和八部水利行业法律法规。此外,黄河历史展板详细记录了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址、历代王朝的古都、引水灌溉及河防工程,彰显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孕育5000年中华文明的伟大功绩。治黄成就展区则展示了几百年来人民在治黄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最后的圆形广场周围,景观长廊一侧展示黄河生态保护联勤联动机制,另一侧展示鄄城河务局水行政执法工作成效及水政监察队伍风采。
鄄城黄河法治文化广场“法景融合”,有力推动了法治精神、法治文化在公共空间的广泛传播,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极大提升了群众学法用法的热情,为全县法治文化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刘永霞 李志生)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日常生活中,看到可爱的小朋友,不少人都会忍不住想要亲一口。但是这种看似很常见的举动,却很有可能让宝宝患上“亲吻病”。那么,究竟什么是“亲吻病”?又有哪些典型症状呢?孩子发烧 小心“亲吻病”最近,河南郑州的4岁小男孩儿恒恒突然高烧到38℃,家...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习近平: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劳动者,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勉励广大劳动者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引领推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
微视频|出圈出海出彩!看中华文化魅力
当下的中国,文艺、科技、产业在不断碰撞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早年间以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