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应对消化不良?专家支招
中新网上海4月9日电 (记者 陈静)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胃在整个消化系统中起着‘火车头’的作用,消化不良带来的连锁反应往往超出消化系统本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胜良教授9日接受采访时指出,消化不良不仅伤胃,还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让有害菌大量繁殖,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的慢性炎症。
陈胜良教授表示,这些炎症因子随血液流向全身,对大脑、肌肉、关节和甲状腺等血供丰富的部位影响尤其明显,可能导致情绪波动、认知下降、关节疼痛、内分泌紊乱等问题。
据了解,消化不良的病因众多,其中消化酶分泌不足或缺乏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消化酶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类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使其变成易于吸收的小分子。据悉,若日常生活中出现早饱、餐后饱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排便异常(如腹泻、脂肪泻)等症状,很可能是消化酶分泌不足的警示信号。
“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至关重要。如果缺乏消化酶,食物无法被分解吸收,不仅无法为身体提供营养,反而可能转化为有害物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主任邹多武教授强调,消化酶就像食物分解的“催化剂”,当其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时会导致食物滞留肠道,破坏菌群平衡,甚至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对健康造成影响。
据悉,消化酶分泌不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胰腺肿瘤及胰腺切除术后等。老年人、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胰腺及肠胃功能比较弱的患者都是消化酶分泌不足的高发人群。
在采访中,专家们特别提到糖尿病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高血糖不仅会影响胰岛素分泌,还会损害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导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形成“高血糖-消化障碍-营养不良-血糖波动”的恶性循环。除了胰腺本身的病变外,部分降糖药物导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高血糖引发的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因素相互叠加,使消化问题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隐形负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邹大进教授指出,在临床上,约3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消化不良症状。保护好消化功能是糖尿病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关乎血糖控制、营养代谢等多个环节。在生活方式方面,要牢记避免“胡吃、海喝、不动、肥胖、熬夜、压力”;在治疗策略上,可以适当补充消化酶。
陈胜良教授亦指出,糖尿病患者消化系统功能与糖尿病病情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临床上建议采用随餐补充消化酶的治疗策略。这种给药方式能确保消化酶与食糜同步移动,有效解决胃肠动力紊乱导致的消化酶利用效率低下问题,为食物充分消化吸收创造有利条件。在自身消化酶分泌不足的情况下,适当补充消化酶制剂成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方式。目前市面上已有多款消化酶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制剂,但成分和适应证各不相同,民众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邹多武教授建议,可优先选择非处方药类(OTC)、活性高的复方消化酶制剂。复方消化酶含有多种关键酶,可提升食物的分解与吸收效率,缓解消化不良。相比传统药物,其起效快,作用于食物本身,几乎不进入血液,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据介绍,目前大部分消化不良症状与进餐有关,主要源于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比如:饮食不规律,影响消化酶分泌;高脂、高糖、高蛋白饮食增加了消化负担;进食过快、咀嚼不充分,也降低了消化效率。在采访中,邹多武教授直言,应对消化不良问题,调整生活方式尤为重要。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胃负担,尤其对胃排空障碍患者更为重要;餐后适当站立或散步,也有助于消化,避免饭后久坐或躺卧。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帮助公众更科学合理地使用消化酶,近期《中华消化杂志》正式发布了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起草的《消化酶类药物临床与家庭用药指导专家共识》。该共识结合国内外权威资料,聚焦家庭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梳理了消化不良的类型、识别酶不足的方法、消化酶产品的选择原则及用药建议,为大众提供实用的参考。共识特别建议家庭药箱中应常备复方消化酶制剂,以备不时之需。(完)
-
高清大图丨习主席在阿斯塔纳的精彩瞬间
当地时间6月16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阿斯塔纳,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习近平乘坐的专机进入哈萨克斯坦领空后,哈萨克斯坦空军战机升空护航。习近平抵达阿斯塔纳纳扎尔巴耶夫国际机场时,托卡耶夫总...
-
“后高考时期”,如何应对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后高考时期”,如何应对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科普时间高考作为每个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节点,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一次心理的考验。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本以为会如释重负,却发现自己陷入另一种心理困境——反复回忆考试细节、懊悔发挥失常、担心成...
-
充电宝安全问题再上热搜!快看你的数码“伴侣”还能用几年
据法治日报消息北京多所高校禁用知名品牌充电宝冲上热搜充电宝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关注什么情况下充电宝可能发生自燃、爆炸?如遇充电宝起火如何扑救?如何避免充电宝变“充电爆”?01什么情况下充电宝可能发生自燃、爆炸?无法散热充电时放在被子、盒子等...
-
海量学校和专业怎么选?出分前要做哪些准备?招办主任支招→
2025年高考结束,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志愿填报了。目前,各地陆续公布了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考生和家长注意应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等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避免“花钱省心”的心态,警惕各种收费机构的骗局。01出分前这些准备很重要眼下,距...
-
金句海报|弘扬“中国-中亚精神”,习近平主席这样说
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独立宫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中亚五国元首一致决定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坚持永久睦邻友好,携手推动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习近平发表题为《弘扬“中国-中亚...
-
首颗、首例、首座!上周末被这些新突破“硬控”
首颗地球物理场探测业务卫星成功发射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成功开展首座跨越黄河的铁路钢桁拱桥成功封顶商用堆生产钇-90技术成功实现突破上周末被这些新突破“硬控”了!我国首颗地球物理场探测业务卫星“张衡一号”02星成功发射上周六我国在酒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