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反弹→再减重 怎样减重才不容易反弹?

2025年04月09日 来源:点击:

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目前,多家医院已设立肥胖门诊、减重科,但仅靠看一次病,不足以解决全部问题。

很多人在减重后会出现反弹,甚至有医生表示,常遇到患者坚持不下来的问题。“患者控制了一段时间控制不住,现在更胖了,胖了二三十斤……”

这种情况不仅削弱了减重效果,还会打击减重者的信心。为什么很多人减重不久后就反弹了?怎样减重不容易反弹?

01 为什么很多人减重不久就反弹了?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溜溜球效应”是减重后反弹的重要原因之一。

“溜溜球效应”:主要是指人从减重行为获益后,产生放松和自我奖励的心理,从而引发饮食失控。同时,脂肪细胞具有记忆效应,人一旦恢复不健康饮食,脂肪细胞会迅速恢复原状,进而引发体重反弹。

长期节食或极端低热量饮食会导致基础代谢率(BMR)显著下降,身体进入“节能模式”,减少能量消耗以应对“饥荒”。

当恢复正常饮食时,代谢率无法快速回升,热量摄入突然超过代谢需求,会导致脂肪重新堆积。

02 怎样减重不容易反弹?

对于大多数减重者来说,某种程度的减重后反弹可能难以避免,但明确自身肥胖情况、制定合理的减重目标、选择适宜的减重方案,有助于预防或减轻减重后反弹。

明确自身的肥胖程度

体质指数(BMI)是评估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标准,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在我国成年人中:

BMI<18.5为体重过低;

18.5≤BMI<24为正常体重;

24≤BMI<28为超重;

28≤BMI<32.5为轻度肥胖;

32.5≤BMI<37.5为中度肥胖;

37.5≤BMI<50为重度肥胖;

BMI≥50为极重度肥胖。

BMI虽然计算简便,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殊人群需要联合体脂率、腰围等多个指标进行肥胖评估。

明确减重目标

减重目标应进行分层个性化设定。大多数超重和轻度肥胖症患者只要在3~6个月内将体重降低5%~15%并维持,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健康状况。

中、重度肥胖症患者需要有更高的减重目标,以获得肥胖相关疾病的更优改善,通常需要到专业医疗减重中心制定合适的减重目标。

选择适合自己的减重方案

最基础的减重方案是饮食和运动干预,适合所有超重及肥胖人群。

减重反弹往往是因节食方案选择不合理,虽然短期见效快,但难以坚持,复胖不可避免。

目前,间歇性断食是适合各类减重人群且可长期应用的饮食干预方法。一般采取5+2模式,1周中5天相对正常进食,其他2天非连续摄入平常1/4能量,男性约600千卡/天,女性约500千卡/天。

当然,还有很多调整能量和营养素比例的医学减重饮食方案,某一种饮食方案并非适于所有肥胖人群,健康且可长期坚持的饮食方案,是避免体重反弹最重要的一步。

运动是减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合适的运动不仅可以消耗能量和脂肪,还可以提高肌肉含量,提升基础代谢率和身体素质。可以每周进行2~3次有氧耐力运动,每次30分钟~1小时,比如跑步、骑车、游泳等大肌肉群运动。要根据自身心肺功能和健康状况逐渐增加运动总量和强度。

其他可选择的运动方式有力量抗阻训练、动态拉伸、静态拉伸等。运动要注重安全,避免运动诱发疾病和副损伤。

越早对肥胖进行干预,脂肪细胞的记忆反弹越轻,减重效果会越好。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正在经历反复减重-反复复胖的“溜溜球效应”,可能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或者减重代谢中心进行科学减重。

03 体重管理门诊是面向所有想要减重的人群吗?

目前,各地不少医院都开设了体重管理门诊,或者减重多学科联合等门诊,帮助居民定制减肥计划。这些门诊是面向所有想减重的人群吗?这些门诊是如何帮人减重的?

记者以普通市民的身份体验了几家三级综合医院的减重门诊,均被医生告知,由于没有达到医学范畴的肥胖标准,无法以肥胖为病因开具处方,而减重门诊主要是为肥胖人群提供医学治疗。

浙江:社区医院开设减重门诊 就诊更便捷

在浙江杭州天水武林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者正站在人体成分分析仪上,握住手柄进行身体测试。不到半分钟,医生便可开具一张带有身体质量指数、内脏脂肪等级等数据的分析报告,并以此为依据,为患者定制减肥方案。

定制的减肥方案中,不仅有一日三餐的详细食谱建议,还有清晰的运动指南。医生还会联合营养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医护人员组建一对一的减重规划群,每日对患者的饮食、锻炼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

上海:依据BMI指数等指标形成个性化诊疗方案

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也联合了多学科专家,成立了医学体重管理中心,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例如针对BMI指数为24~28的超重人群,可通过定制膳食方案和运动康复指导进行干预。

湖南:儿童减重门诊 科学指导瘦身

儿童青少年中的超重肥胖者也适用于体重门诊。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体重管理中心减重门诊,已有严格按照医嘱食谱执行一个月的家长,明显看到了孩子的变化。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