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光解水制氢如何实现?中国团队研发出“神奇配方”
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能源领域“超级明星”之一,绿色低碳的光解水制氢技术自1972年被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如何实现其低成本、高效率和规模化、产业化应用,也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与方向。
创造出一项新纪录
来自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消息说,该所刘岗研究员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神奇配方”,通过原子层面改造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将制备的新型二氧化钛颗粒直接投入水中接受太阳照射,就可以实现高效光(太阳光中的紫外光)解水制氢。
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神奇配方”光催化材料,其光生电荷分离效率提升200余倍,对波长为360纳米紫外光的量子利用率突破30%。在模拟太阳光下,其产氢效率比目前已知二氧化钛高出15倍,创造出基于二氧化钛材料体系光解水制氢的新纪录。
刘岗研究员代表团队作本项研究成果科普报告。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刘岗表示,“若用这种材料制作1平方米的光催化板,在阳光照射下每天能产生约10升的氢气。”
中国团队研发出的光催化材料“秘方”,是太阳能利用领域一项突破性进展,其基础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4月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会刊》发表。
传统材料有致命缺陷
刘岗介绍说,150年前,法国科幻大师凡尔纳曾预言:水将成为终极燃料。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努力发展能将这个预言变为现实的各种可能的技术,其中就包括“光催化分解水”这项通过阳光直接分解水获取氢气的技术。
目前,太阳能制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太阳能电池发电再电解水,其效率高但设备复杂且昂贵;二是太阳光直接光解水,即通过二氧化钛等半导体材料在阳光下“一键分解”水分子。
刘岗指出,后者这种特殊的“光之催化材料”,受到阳光照射时,它就像微型发电厂一样开始运转。在二氧化钛晶体里布满数以亿计的“能量接收站”,每个接收站由钛原子和氧原子精密排布构成,当阳光中的光子撞击时,就会激发出携带能量的“电子-空穴对”,再利用其能量来分解水制氢。
不过,传统二氧化钛有个致命缺陷:这些被激活的电子和空穴就像迷失方向的赛车,在如同迷宫的材料内部横冲直撞,绝大多数的电子和空穴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就会复合湮灭。同时,高温制备环境容易导致氧原子“离家出走”,形成致命的“陷阱区”,让材料“迷宫”充满陷阱,从而更加影响和阻碍光解水。
钪元素的三大绝技
如何破除传统二氧化钛材料的“迷宫陷阱”?刘岗团队研究发现,元素周期表中钛的“邻居”钪这个稀土元素有三大绝技,可作为“改造工程师”对二氧化钛实施部分“元素替代”并进行“结构整容”。
钪元素的三大绝技包括:钪离子半径与钛相近,能完美嵌入钛晶格而不造成结构变形;钪的稳定价态+3价恰好能中和氧空位带来的电荷失衡;钪原子在表面能重构晶体原子排布,得到特定的晶面结构,从而能够指引光生电子和空穴顺利跑出“迷宫”。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实验室内,展示的使用“神奇配方”光催化材料(右侧5瓶)样品和普通二氧化钛材料样品。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此次研究选择钪钛“联姻”,也被团队笑言“远亲不如近邻”。通过引入5%的钪原子,研究团队成功制备出颗粒表面由“101”和“110”两类晶面组成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这两个晶面就像精心设计的“电荷高速公路”:一个晶面专门收集电子,另一个则负责接收空穴。
研究团队称,尤其是这两个晶面之间形成强度堪比太阳能电池的定向电场(约1千伏每厘米),相当于在数百纳米大小的二氧化钛颗粒中架设了电荷运输的“立交桥”,助力高效率光解水制氢。
后续向可见光拓展
刘岗指出,太阳光主要由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组成,本次研发出的钪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目前仅适用于吸收紫外光,通过紫外光分解水产生氢。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实验室内,刘岗研究员(中)和团队科研人员交流。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研究团队未来努力的方向,是在持续提升对紫外光利用的基础上,增加对可见光的利用,希望下一步所开发的材料,能很好地吸收可见光,同时电荷分离效果很好,以进一步实现可见光诱导水分解反应制氢。
从工业应用的角度,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工业用途广泛的无机材料,中国产能占全球50%以上,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中国稀土钪的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刘岗表示,中国对于二氧化钛及其后续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和工业应用,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光催化分解水效率进一步突破后,将有望实现特定场景下的产业应用,推动能源结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完)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