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文科缩招,该担忧吗?
中新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袁秀月)近日,“复旦将降低文科招生比例”的新闻引发热议。
据报道,复旦大学将进行一场“教育教学3.0版”的改革,加速学校向创新型大学转型。其中,该校文科招生的比例,会从原来的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
一时间,关于“文科重不重要”的争论再度展开。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哈佛本科生学院2024年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二十多个系,其中大多是文科专业,也引发外界对于“文科倒闭潮”的担忧。
种种迹象表明,在当前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部分传统学科正经历转型和优化。但以几所高校的专业调整就说文科无用或即将“消亡”,显然是一种误读。
事实上,近年来,高校的专业调整一直在进行中。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文件,要求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其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让高校专业设计与就业及产业需求一致。
所以,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引导学生选择更好就业的学科,并借此增强自身竞争力,无可厚非。此轮专业调整,也并非只针对文科专业。近年来,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土木工程等专业也被多所高校撤销。
当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飞速发展,对高校带来冲击。尤其传统文科教育的诸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课程设置滞后、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可替代性较强、效能不高等等。
因此,与其说是我们面临的是“文科消亡”的问题,不如说是文科如何继续往前走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改变也许是好的开端。
不少专家提倡,在重视文科素养教育的同时,也要为学生开设交叉学科和其他通识课程,将科技融入文科教育,培养出更具人文关怀、社会导向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可以注意到,当前新文科建设的特点就是交叉融合。此次复旦大学也提出,“要跳出文科来谋交叉”。
对于文明的发展而言,理科教育与文科教育是两个不可或缺的支柱。与其争论“文科重不重要”,不如更实在点,思考下如何培养出更多能适应社会需要和时代发展的文科人才。而对于文科学子而言,也不必过于悲观,相反更应该放宽视野,提升专业,拥抱新技术,加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完)
-
2025高考志愿填报在即 一文读懂大类招生与“云咨询”攻略
央视网消息: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现在,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方式是“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与普通专业招生有何不同?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类招生为考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空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前景如何?一文了解新专业
今年,教育部发布新增29种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备受关注。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要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今年将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搭建了一个应...
-
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焦点访谈|分数之外,如何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中考也刚刚结束,等着出分。分数,自然是牵动着千万学子和家长的神经,可是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分数之外,如何守护中小学生健...
-
抱冬瓜睡觉能降温?但千万别选错品种
家人们,最近超火的“抱冬瓜睡觉”你试过吗?据说能防暑降温,还便宜耐用,男女老少甚至宠物都能用!这方法可不是瞎编的,古代就有《夏夜抱瓜眠》的诗为证。为啥冬瓜这么神奇?首先,它含水量高达95%以上,就像个“天然水枕”,一接触就能吸走体表热量。...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点建议”推动上合发展新征程
【本期导读】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牢记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应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三是担当时代使命,...